难啃的骨头
(2017-04-19 09:33:57)
标签:
文化 |
分类: 以诗解诗 |
“我”是难啃的骨头
情绪产生极强的胃酸
可它入不了口
借热风
将“我”带向高处
然后找准大石——
这是聪明的胡兀鹫
“我”是灵长类的一员
随处可见
若不经漫长的练习
便找不到
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核果就敲不开坚硬的“我”
太空漫游
始于往天上扔骨头
使劲往大了说
“我”是1000个大星系
30000个小星系
组成的星系团
比如后发座星系团
求“我”的质量
用两种方法
“动力学质量”是
“光度学质量”
计算结果的160倍。
99%的物质是看不见的
抛开暗物质
返回白日梦和大海
“我”是一种习惯
呆在复制的鱼群中才安全
转向灵活,速度也不错。
快如旗鱼,聪明如海豚
凶猛,鲨鱼、鲸鱼
空中有俯冲的南非鲣鸟
一个思绪重重迁徙的“我”
未必会游出每日的危险
换个角度
“我”变成猎食者
酒足饭饱
在水面上休息片刻
借海风用脚蹼快速划动水面
完美的起飞。
回到“我”群居的边城(小岛)
这里几万只相似的“我”
发出同样的声音
诗歌的领地本来就小
越来越挤
落上别人的地盘
会有眼瞎腿瘸的危险
可偏爱抒情的孩子
正等着父母胃里的沙丁鱼
“我”煽动疲惫的翅膀
心慌又迷惘
看来真的需要智慧和运气
鲣鸟才可以在白日老街的
噪声迷宫中
找到属于“我”的归巢。
(20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