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读张蜀恒诗歌有感   作者:鲁瑛

(2016-08-06 08:41:05)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读张蜀恒诗歌有感

文/鲁瑛

 

 

说句心里话,接到张蜀恒社长的电话,要我为他的新书写几句评论。恭喜之余,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被高抬了,更多的是惴惴不安。实在是自己水平有限,恐负了这份相邀的盛情。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之间没有太多深层次的交流,对于他的诗我自认为是一知半解的。记得第一次在网上读他的诗,浅薄的我也曾不屑一顾。当我走进红山诗社,了解了他那被书拥挤的世界,领悟了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我突然发觉,自己的固执和偏见完全是因为还没有达到他的层次,无法企及他的高度。他对诗歌的神奇专注,他的渊博,他的特立独行,甚至他身上暗含着一种野性,一种狂热的执着。注定了他一定是与众不同的。我开始认真地一本本的品读他的诗,居然没有了以前那种生僻、难懂的感觉。没有了偏见中的莫测与距离。他的诗,字里行间喂养着灵动、风趣和不羁,简洁、凝练的文字里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如果把他的诗比作一支枪,作为扣动扳机的人,他无疑是快、稳、准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边城,如果站在诗歌的红山之上,他就是更高的峰。不,也许他比远眺的峰更真实生动。

   在他即将出版的诗集《边城诗人》里,我更亲近于自己心灵想象力能抵达的两首现代演诗。第一首是作者2016年4月4日写的《朋友圈》

 

 

 朋友圈

 

 

 

哪样需要被温柔的杀死

 

历史还是来自对历史的想象

 

 

 

猫盖的屎要处理干净

 

死沉的马桶不屑,买来飘轻的盖儿

 

捂在微信里爱国,两头蛇

 

真相不满秀生活

 

 

 

志愿者。健康。佛。

 

满格的正能量和知识点。

 

欠200不还

 

 

 

(转发)——

 

“失去诚信的十大危害”

 

 

这首诗作者从现实出发,语言直接、简单,寥寥数句,就能囊括朋友圈所有现象的本质让你进入他要表达的最隐秘的部分。视角独特,下笔有力。这个社会,没有谁是独立封闭存在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圈,也就是属于自己高度的阶层。作者笔下的朋友圈是一个窗口,是一个社会的浓缩。整首诗是警醒是揭露,是在寻找有能力的接受者。相信有领悟力的读者是能从这首诗中读出诗人的世界,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所思所想的。

 

第二首是作者写于2016、7、16日的《卖书谣》

 

 

卖书谣

 

 

最好的时间都在进书

 

我想看书,看我想看的

 

 

最好的时间都在卖书

 

我想看书,看我想看

 

 

还剩下点渣滓

 

我微信里发信息

 

 

我要卖书,也想看书

 

我是一个作家

 

 

我把想看的买了

 

我想看,可一本也卖不动。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的一种生活状态,爱书、进书、看书、藏书、卖书。最好的时间都在进书/我想看书,看我想看/最好的时间都在卖书/我想看书,看我想看/他的主要精力都用来阅读写作, 读过多少书,和多少优秀的灵魂对话。也许用不计其数更恰如其分吧!这首诗表面上看是用轻松的口语,流露出作者自然的生活状态。而这种轻松自然的背后确是一种严肃的生活态度,是悲愤、是呐喊。是一种有对无的召唤!

我把想看的买了/我想看,可一本也卖不动/众所周知,读书会让我们内心笃定却又不会过于固执,它能让我们看见别人眼中的世界,也能让我们清楚的知晓自己。然而,在这个浮躁喧哗人人都说读书好的社会,真正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人又有多少呢?在边城,在我所熟悉的诗人中,对读书最有悦纳心和敬畏心的人,非张蜀恒莫属了。这也是他诗歌写作中各种成熟技巧运用的力量源泉所在。

  个人以为,张蜀恒的诗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为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乃造的平淡。他文字的“老”、“熟”、“淡”,是经过打磨、删除废话废字,自然、质朴,凝聚、简练。正如北宋诗人梅尧臣所言:“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总之,张蜀恒诗歌最大的特点为“双重性”。他的诗歌糅合了西方文学特质和汉语文学传统意象,兼具深奥的意味和深刻的解读性。而限于我的水平和能力,解读他的诗不过是隔靴挠痒,肤浅的很!记得德国诗人海涅曾说过:“只要诗人不离开现实基础,他就是强大的,有力的,一旦醉心于在蓝天往来飘荡,他就变得没有力量了”。张蜀恒是一个深深扎根边城的诗人。因此,我相信他诗歌创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文学艺术多样化的时代,个人生存环境的宽松,除了发掘自我之外,很重要的是理解他人。仅以此文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解读他,欣赏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