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注释,关于《地下之下的构词法》——为红山诗社成立四周年而作
(2014-12-03 19:51:3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一则注释,关于《地下之下的构词法》
——为红山诗社成立四周年而作
张永渝
有两种诗歌,一种在特大城市的文化中心,一种在外省的边城,广为人知或默默无闻。一种被勒进文学史的网兜,一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一种呼啸着前进,裹挟时代的惊雷,一种撞身取暖,折叶裁衣,拨弄眼前的云朵。不一样的诗生活、不一样的诗歌组织,不同的漫游经历与人生体验,甚至长相和气质都可以分成“知识分子的”和“民间的”,表意方式和修辞手段却大同小异,多有交叉,长白话、短文言。诗意该如何区分呢?地上的和地下的,主流的势力范围和地下之下的构词法——滴嗒拉达、滴嗒拉达,都在地的底下。
(2014、12.4)
“地下之下”的构词法
的达拉达
地下之下的构词法
地地下
还是地下下
的达拉的的达拉的
正过来是下下地、下地地
的达拉达
地下之下的构词法
的达拉达
无须下地的简单判断
地地下
还是地下下
的达拉达的达拉达的达
都在地的底下。
(9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