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摊的鬼故事
(2014-07-28 17:21:03)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叙事诗、时事诗和节气诗 |
书摊的鬼故事
大暑之后我与柏油路相隔双层的纤维袋
小的们脊背向上,部分环节(年老、肥胖、精装)
《荒野中的批评》、《当代西方思潮词典》,套上透明塑料袋。
《1945年以来的设计》,向新世纪歪斜。《岁月与海浪》,
跳出了它应有的文化圈儿。企人肚腹望高者,《观念史》
出自何怀宏之“人文译丛”。背向颠仆者,《拉赫玛尼诺夫》,
BBC音乐导读;《光与建筑》,归属“建筑要素表现丛书”。
跳出圈外企街者,《与死者协商》,玛格丽特·艾特伍德;
《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李钟镐,来自韩国。
打破狭小空间里的平衡,如在马路中间占道经营,我的
两位经纪。吆喝着“一块一本”,将路人的目光引向一字
长蛇的尾巴,一大滩排泄物,感受着赤裸马路蒸腾的暑气
《知音》、《读者》是夜市的硬通货,加两元一本的少儿漫画
第六版的《现汉》,拍拍打打,十一版的《新华字典》,
经纪薅住其中的一页,封面向下,颤巍巍,看起来像是真的
我处于无形状态,裹进摩托车雨披、纤维袋做成的包袱,城管的面包
吼叫着,不知哪个举报,南边的古玩、手巾、卖牛仔裤还是迷你盆景?
经纪人皮里肉外的嘴上功夫敌不过一众利益的损耗,“经济艰难”
纤薄的利润被掐住了脖子。好心人让出两块青石砖的空当,
我甩进南边的停车场,与原来的虚线垂直。被保安追赶
我随经纪可折叠的三轮迁徙到篱笆之外,交通岗东侧
我懂他的心思,畅销书芥末调合名著佐以“刻奇”的吆喝
以十元为红线,再勒一条“媚雅”的五元蓝线,抛出陈旧的收藏
我的文史哲、我的艺术、我的大师。“一块一本、块一本块一本”,
高声、低声、和声、双簧,我的双经纪陡升破旧立新的豪情。
吆喝到九点,我重新压上夜市里肮脏的白线,有一本攀上了红线——
《撒旦密码》(钱定平主编),某定位准确,“名副其实的鬼故事”。
(201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