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赤峰——凌源双城诗会侧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
赤峰——凌源双城诗会侧记
今年的立秋,似乎不同往年,吃完秋饱,我和赤峰红山诗社社长张永渝通电话,谈到蓄谋已久的双城诗会,当即拍板,一手策划动了辽西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诗歌活动。当晚,我和蜀恒及凌源诗友紧锣密鼓磋商时间、地点、人员、会议内容、行程……八日,诗歌活动家梦日边一早至赤峰,进行先谴活动。赤日炎炎的中午,赤峰红山诗社社长诗歌活动家张蜀恒先生召集梦日边、冻土、蒙马、老土、冉之及王春泓女士在老谭香锅鸡筱面馆紧急动员,分布任务。永渝全权负责此次活动,包括协同记者、红山区作协领导安排等;梦日边负责安排住宿、接待;任命诗人冻土为司务长。九日,梦日边与蜀恒细化活动内容,调整诗会行程,紧密关注凌源诗友抵达赤峰的准确时间。十七时四十分,著名诗人诗歌活动家洛风的专车载着诗人燮克(凌源红山诗社社长,现为凌源平民诗社社长)、著名女诗人离原、吴东升及白天野一行五人到达赤峰自在生活快捷宾馆门前。我和张彩公校长迎接,略寒喧,即飞奔去新城区贾主席安排的欢迎晚宴,计开两席,墙壁上悬挂:赤峰——凌源双城诗会欢宴会。参加欢宴会的诗人、记者,行政领导近二十人,席间除以酒会友,还以歌以诗,气氛十分活跃。隆重而情意绵绵,宾主尽欢。十日早餐在敖汉拔面馆简单招待。八时,张彩公、诗人堇力陪同凌源诗人去博物馆参观,计划十时与南山识百草的队伍集合。在南山,百草师王先生不惮暑热与辛劳、爬沟过涧,翻山越岭为诗人们指认百草,十分有趣……这种活动意义非凡,惜乎暑热难支。中午在经棚饭店聚餐,近二十人与焉。下午,两地诗友去二道井子先民遗址参观。时期距今大约3600~4000年,挖掘还在规划中,国家拟投资七个亿。此遗址目前已开掘出“天下第一门”,至此已然震惊世界,不知后续挖掘如何,值得期待。晚上,在羴味斋大宴宾主,开两桌。张蜀恒即席表演诗歌评书,诗人洛风、燮克配合,十分精彩,几喷饭,腮欲裂,欲罢不能……十一日晨在回回抻面馆梦日边请吃面与馅饼。八时,驱车去夏家店上下层文化遗址参观,青年学者王相骊先生为众诗人讲解,并实地找寻先民遗物,有人受益多多。中午再入经棚饭店,为凌源诗以饯行……气氛隆重,每人打一通桌,其间诗人洛风行酒令,以姓氏为题,说出最早的历史名人,庄先定位,若群公说出更早者,庄家输,喝酒,反之,众人皆输,浮一大白。之后诗人堇力朗诵诗人离原的名作助酒兴,梦日边也读了离原的一首名作《我无法拒绝春天》,最后梦日边提酒祝福凌源诗人:他说:我不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来的,我只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回去的。欢乐、感作、热泪、依依不舍,都是诗歌的命运把我们连在一起,聚散就是人生,虽然水长山远,但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午后三时半,赤峰红山诗社的诗人与凌源红山诗社的诗人一一握手告别,但道后会有期……诗人梦日边与张彩公校长驱车前导,相送远方的诗人,远远超过十八里相送,足足送出三十公里,其间梦日边代表诗社为远方诗人的汽车加足了油……远望前程,一马平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