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随感:常识与良知

(2012-12-17 10:07: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2012随感:常识与良知

 —给肉食者与同仁

 

今年11月,诗社在松山区第一小学举办诗教活动,该校杨校长说起学生每个星期三下午不用带书包,只是有游戏或阅读,我当时说了一句话:“常识与良知”,教育的常识在于启发天性、倡导良知,而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当常识成为异端,良知变作笑柄,施教者四处乞讨,恶补忘忧草的被教者摔摔打打、牛逼哄哄,无知的粗笔涂涂改改——“不懂、不懂”。我以为红山诗社的一群是无所谓的天真汉,因其天真,反而在密林里踩出一条小道。一年回望,竟也见识了些别样的风景。

现代诗教持久且深入。2012,红山诗社诸同仁先后走进西露天矿区小学、田家炳中学、赤峰建筑工程学校、赤峰四中、松山区第一小学、赤峰学院等学校举办大型诗教活动10余次,受教学生3000余人次,红山诗社的现代诗教真正做到了小学、中学、大学、技术学院全覆盖。与赤峰实验小学的合作正向纵深发展,现在,面向中小学生的红山诗社同仁诗选正在编选之中,实验小学张校长决定与红山诗社合作,出一套诗歌教材,内容是红山诗社诗人作品,体例、导读与课后练习等由该校老师与诗社同仁共同完成。明年,红山诗社诸同仁将进入赤峰实验小学与松山区第一小学的课堂,红山诗社的现代诗教将成为常态化、系统化的行动,为此,我们还会对实施教师及诗社同仁进行培训。需要指出的是赤峰学院的现代诗教活动,从目前的情况看,不能令人满意,明年我们将重新健全学院分社,将赤峰学院的诗教活动引向深入。

诗歌创作日益精进、丰富、多元。2012,红山诗社的白希群、四木、陈计勤的创作是亮点,他们首先很勤奋,其次是观念新、变化大,其中以白希群为最,他的口语诗虽然芜杂,亦不乏惊喜。四木的游记诗绝对不乏神品,即使放到全国,也毫不失色。我个人欣赏计勤的状态与勇敢,他写诗真可谓披肝沥胆!我还对老土充满了期待,以老土的见识与能力(如他最近对陈先发的领悟与欣赏),他将给诗社同仁带来惊喜!此外,红山诗社其他骨干,如垄青、张无为、冉之、蒙马、冻土等人的创作皆有不同程度的精进。垄青的深度意象诗如《玛瑙》、《夜读海子》等神乎其技,达到了意象与情感完美的统一。

诗社的常规工作按部就班。以诗社的名义,2012共印制了5本书,红山诗刊两本、赤峰诗选一本,张永渝诗两本,同时,诗社顾问董辑还出版了一本诗文集,虽然没有完成既定的任务,但这也是不错的成绩。诗社同仁杨梓林、乔国煜、张彩公提供了大量的金钱,使书籍的出版、发布、邮寄成为可能,而且,截至目前,诗社尚有结余。在此,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诗社的恩公。一个没有一分钱拨款的民间纯文学团体,仅以热情为动力,有如此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一年,赤峰的《百柳》杂志还为诗社的同仁编辑了一期专号,目前正进入编审阶段。这一年,吉林的《参花》杂志刊登了一组红山诗社同仁作品。这一年,红山诗社投入4000余元,购买了大量诗歌类图书,现在诗社图书室已初具规模。

诗社还举办了大量规模不一的诗歌活动。清明诗会由诗人冉之一手策划,红山诗社有近三十人参加,很出彩!由诗人垄青策划的赤峰市第三届金秋诗会在赤峰四中举行,取得圆满成功。此外,由诗人垄青策划的红山诗社同仁赴物流园区采风活动也取得了成功。诗社的中秋诗会完全失败,是一次不小的教训。此外诗社还举办了几次诗歌讨论会与品鉴会。

     最近看了电影《武训传》,颇多感想,武训跪出了三所义学,人若有一种无畏的精神羼杂些渺茫的希望,何事不成?赤峰日报等多家媒体正在刊登选票,有关“赤峰精神”云云,其中有一条估计已经内定,那就是——“崇文重教”,我不禁乐出声来,红山诗社诸同仁倾心尽力、负箧曳履、伛偻提携,依傍边城一隅作无量功德事,引诗教入校园,启发心智,倡导良知。我们潜心创作,热爱生活,遵纪守法,我们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我们的才华是我们的原罪?依我目力所及,像红山诗社这样,运转良好、成绩卓著且水平不低的纯文学团体,内蒙东部只此一家。两年来,我们编辑出版了13本有分量的刊物与个人专集。我们举办了大小活动30余次,硕果累累,受益者良多。红山诗社的恩公关耀忠校长、巴易尘校长是真正的明眼人与教育家。但我们还是过于艰难了,肉食者鄙且盲,我们只好求助于自己,少做事务上的纠缠,多在创作上下功夫,艰卓、有力、团结,像穿过深林的列队毛虫,躲开天敌,向浆果进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搅水女人
后一篇:最后一道防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