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自然·乡土·真实的自我:垄青的抒情

(2012-02-11 09:50:52)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自然·乡土·真实的自我:垄青的抒情

                                        ——内蒙古诗人垄青诗集《远方一片水》读后

 

                              作者   董辑

 

 

    赤峰地处内蒙东南部,和辽宁;河北毗邻,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从古至今,赤峰不但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且文化繁荣,从上古时期的红山文化,历经辽、金、蒙、满等文化的浸润,交融,直到近代,都堪称是现内蒙古区域内文化最为多元和独特的地区。因为与中原和东北的地缘关系,赤峰的文化有别于内蒙古内陆以及西部的很多地区,以汉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色彩更为丰富、鲜明,赤峰市作为赤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过的人都会有深切的体会,那就是,赤峰这地方很有文化,书法、摄影、美术、博物馆……都很不错。理所应当,现代诗也没有缺席于赤峰地区,“红山诗社”就是赤峰乃至内蒙东部重要的现代诗码头,一大批诗人围绕着这个集体,阅读、创作、活动,在现代诗歌的崎岖小道上一意孤行,乐此不疲……诗人垄青,就是“红山诗社”的重要成员和主导性力量。

    垄青本名乔国煜,本职工作是一所高中的高级语文教师,多年来身兼语文教学和班主任乃至于毕业班班主任等工作,在中国的初高中教育体系里,语文教师可不是个清闲的工种,因此,可以想见垄青在工作上所面临的诸多压力。不过,这不影响垄青成为诗人,爱好诗歌并身体力行,20多年来,诗歌,一直是语文老师乔国煜内心的花园,是他灵魂的净土。是他的“远方一片水”。

    “垄青”作为笔名,其实已经透露了垄青诗歌的构成“秘密”,那就是内容上以自然乡土题材为主,所谓的“垄”“田垄”;精神追求上以回归自然获得心灵的超脱为主,所谓的“青”“草原的青色”“田野的青色”“大自然的青色”。内容上的入世,气质上的出世,是垄青诗歌总的特征。“自然”,是垄青诗歌的出发点;“乡土”,是垄青诗歌的生长点和增长点;“真实的自我”,则是垄青诗歌的本色和本质。

    垄青是草原的儿子,有过多年的草原生活经验和乡村教师生涯,这些源自于生命本身的体验,成了垄青诗歌的底色,这种底色,既是内容上的,更是气质上的,同时也是灵魂上的,大自然,是垄青灵魂的皈依地,是他诗歌之树的沃土。

    诗集《远方一片水》中的几乎所有诗歌,其意象基本上以“自然意象”为主,从代序诗《远方一片水》中的“水”开始,到小青马、小毛驴、阳光、百灵鸟、树,星光、大黄狗、柳絮、枯圈、黑土、土豆等等,自然意象扑面而来,其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阳光、水、树、鸟、花朵、田野等单纯的本源的元素类自然物象;一类是小青马、小毛驴、土豆、大黄狗、丁香等带有文明、社会痕迹的复合式自然物象,不管是哪种,其词根都指向两个字,那就是:草原。草原是垄青诗歌最初的出发地,也是垄青诗歌最后的归属地。

    但垄青的诗歌不是常规意义上那种简单的“草原抒情诗”,即以草原自然意象、草原风情、草原生活等为出发点,进行简单的兴发式抒情,诗歌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对草原进行描述、印象、记录等。垄青的抒情诗与这一类诗歌有一定的区别,体现在他并不是想在印象上复述他感觉世界中的草原,而是力图通过抒情和诗歌化的语言方式,在生命层面呼应和感受那个具有灵魂原在意义的“草原”,他的抒情诗具有一定的“深度抒情”特点,主要就是诗歌之中永远有一个真实的“我”,一个“体验者”和“深入者”我,而不是一个“观光者”和“观看者”我。同时,他还力争通过诗歌的方式,让他的“草原”“自然”上升到象征的高度。

    《远方一片水》中,几首以“树”为核心意象的诗歌,代表着垄青诗写处理自然意象的某种路数或者方向,因此比较具有代表性。《冬天的树》借诗人对树的拜访,以独白的方式,表达了树在诗人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在这里,树不单单是大自然的具体化,更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诗歌意象,“树”具有扎根不动但是年年翠绿的特点,具有与天地精神相呼应的特征,无疑,“树”是诗人心灵的外化,更是诗人对自己灵魂的某种期待。“告诉我怎样锤炼自己的诗思/怎样简洁自己的诗行”,树在这里,竟然还具有美学修正的意义,是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老师。

    《一棵向往远方的树》,以独白的方式,再次强调了“树”和“人”之间的互指色彩,树是诗人心中大自然情结的某种具化,也是诗人人格的象征物。

    《小枫桦》中的“树”变得更为具体,它在带给诗人青春感受的同时,也点燃了诗人心中的诗情。在这里,“小枫桦”仍然是一颗“象征树”。

    《城市里的两棵树》里的“树”,其象征意义更为明确,不论是“杨树”还是“椿树”,都是“城市里的树”,都是自然被城市文明侵犯和压缩的结果。从写法上来说,相比上三首诗歌的抒情和铺排,这首诗多少带有一定的表现主义色彩,无疑更为突出了“树”的象征意义。

    《小青马》和《小毛驴》是两首无论就写法还是内容甚至语感来说都比较相似的诗歌,作者的目的其实不在“小青马”和“小毛驴”本身,而在于注视、观看、感受“小青马”“小毛驴”的“我”,作者在乎的是它俩带给作者的那种能够复活乡土经验、自然情感的力量,作者的目的是借此来呼唤自然,呼唤一种贴近自然的心灵状态。与这两首诗类似的还有《在草原上,与一条大黄狗猝然相遇》等。

    除了这些以植物意象和动物意象为核心意象的诗歌外,《远方一片水》中的其他诗歌中,也无不以“大自然”为背景,“自然”是垄青诗中氤氲的氛围,不论是爱情诗,还是咏怀诗,还是哲理诗,自然都是他诗歌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五月的思念》是一首成熟蕴藉的佳作:

                   

五月的思念是晃漾的湖水,

扯住倒映的山光树影

展开又叠,叠了又展,

惝恍成一幅印象派的画卷。

 

五月的思念是飘舞的柳絮,

不知飞往何处,不知落在哪里,

扑朔迷离,悠忽困倦,

扑上人的脸,迷了人的眼。

 

五月的思念是柳树梢头的布谷鸟儿,

忘记已过了播种的季节,

仍一连声催唤,

从西边飞到东边,又从东边飞到西边。

 

五月的思念是一群烦躁的青蛙,

抑制不住内心的郁闷,

一会儿跳进水里,一会儿跳上堤岸

自言自语,长吁短叹。

 

五月的思念是湖上的睡莲,

夜梦中一定有甜美的重逢,

醒来后更增添了几多期盼:

妩媚的多了娇羞,俏丽的多了浪漫.

 

    作者很好的使用了有关自然意象,并能够进行适当的变形,在展现想象力的同时,也表现了其熔铸语言、构成诗行,形成语感的能力。总体来说,垄青以自然为出发点的诗歌,长于抒情,铺排,歌唱;但是短于象征、隐喻和超现实,想像上似乎需要更多的力度甚至暴力,类似于“星光之针”这样的意象和“看蚂蚱来跳迪斯科/看蝴蝶穿着时装在花间表演”这样的句子还需更多一些。

    在现代诗中,“乡土”及其所代表的一切,似乎一直是一种异己的力量,是被排斥的东西,是被现代诗开除的东西,其实,这也不尽然,乡土经验难道就不能够和现代诗相遇吗?垄青曾经是农家子弟,乡土经验是深入其骨髓的生命体验,如何用现代诗的方式来表达乡土经验,而不单单只是乡土情结、情感和情怀,一直是垄青思考的一个问题,近一年多,他通过一类诗歌的写作,为自己的诗歌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远方一片水》中《春山嫂跑了》《二舅爷》是两首以作者的乡土经验为内容,以后现代的口语、叙述为技术,营造出的一种新型的口语诗歌,堪称是作者近年来在诗写方面的一个收获。值得期待。

    《春山嫂》以乡村常见的妇女与人私奔为题材,通过口语式的叙述以及语言本身的“反常”所造成的诗意,在叙述故事的同时,也正视了一直存在于中国农村的某种因为文明缺失而出现的生活怪现状。这首诗,既无批判,更无道德评议,只是叙述故事,而且,语言效果似乎更胜于内容本身,虽然只有叙述,但是,这首诗却充满了足够丰富的画外音也就是潜在的解读和引申内容,提供了很多可供思考的东西,这正是诗歌所要达到或者力求达到的效果。

    《二舅爷》就语言来说,似乎比《春山嫂》更为口语化,作者几乎省略了所有语言层面的技术和修辞,只求叙述,只求通过事实的罗列和铺排,来获得意义。这首诗,相比于《春山嫂》,还塑造了一个鲜活、典型的人物,这也是中国北方农村比较常见的一种人物,拥有一定的社会学价值。

    这两首诗,无疑是垄青诗歌的一个方向,是他诗歌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即用现代或者后现代的方式,以口语为主要的语体,以叙事(体现在语义层面)和反讽、批判(反讽和批判都是在语义层面之外体现出来的,在读者的感受域中发生作用)为主要的诗歌武器,植根于他丰富的乡土生活经验,营造和结构一种带有一定后现代色彩的“乡土诗歌”。我个人觉得,这将成为垄青诗歌的一个亮点。

    在垄青的全部创作中,自我,或曰真实的自我,一直以坚硬的状态或潜伏或浮现或凸显于他所有的诗歌之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自我呢?通过他的诗歌,比如《给自己放假》《今晚》《在草原上享受孤单》《生命列车》等,我们就可以与他的这个“自我”相遇。诗人垄青的“自我”是一个生于自然,热爱自然,虽然生活在城市之中,虽然被各种各样的社会性事务所缠绕,但是永远把内心的最深处留给美丽的与生命具有非凡关系的自然、草原和与草原有关的乡土生活的“自我”。“自然”,不单单只是垄青诗歌的引动机制,更是他借以定位自我,寻找自我,升华自我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他灵魂和诗歌的稳定剂、发动机和助推器。

    从自然出发,从生命的本真体验出发,我相信垄青会在更为高妙、高远、高深,比如“禅”“生态”“道”等这样的的境界中,写出他彰显真实自我的抒情诗。

 

0

前一篇:二流子
后一篇:体制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