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峰新时期诗选编辑手记——漠海边城

(2010-11-10 23:00:11)
标签:

赤峰诗选

谢学军

杂谈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赤峰新时期诗选编辑手记——漠海边城

墨海边城,我故意的打错了一个字,把“漠”打成了“墨”,学军老弟心怀琅玕,放浪笑傲,挥洒才华,不滞于物,写诗如泼墨,任才华横流。学军现居呼市,今年6月相见,相知如故,多好的哥们呀,像热爱生命一样的热爱诗歌,学军的诗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边塞抒情诗,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二——细腻而真实,不放纵情感,少夸大情绪;生于大地,长于大地,诗歌就像大树一样,自然生长。墨海边城的诗歌流利婉转,像夜莺的歌唱,流浪在异乡的夜莺啊,你可知道,凡你所醉,皆非他乡。

个人简介:

 

谢学军,笔名亦网名漠海边城,1973年10月出生于赤峰市敖汉旗南部山区。多年求学之路,一直无闻于草莽。钟爱文字,偏于诗歌。诗路经年,些许文字散见官刊民刊报纸等,均成往夕记忆。有诗集《行走的骆驼刺》。内蒙古作协会员,内蒙古诗歌学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网络编辑,诗歌主编,评论员。

 

诗之理解:

 

诗歌是存在技巧的,但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一、要有文化底蕴,要多读,多看,多接触,也就是厚积。

二、要有丰富的生活观察和阅读领悟能力,在前者基础上要会思想,会提炼,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我通常会说成是精神内质,这也是厚积。

三、从精神层面,也就是思想意识上要能够提炼出生活的精华,而后再成文章,即谓薄发。

诗观:以倒置的文本再现真实的生活。

 

 

 

赤峰(组诗)

 

◆贡格尔的月光

 

在这个浩大的城池里

要是你倾着身子走进夜色

脚下,身上,甚至发稍

都会沾染冷峻的光

 

成片的云在白桦怀里

渡过圆润,品绿色的美味

溪流深深浅浅地吟唱

婉转千年的美丽

折成旋转的皱纹

穿越在草原上突起的苍茫

 

谁能如此恬静

一小片云杉站在岸边

在时光和语言中凝结成虬劲

只有那结了露珠的长调,对着流动的波光

夜夜不停地高唱

 

遥远的月亮

无法雕刻出城市的思念

而锁住一生的悲壮与沧桑

永远凝固在这辽阔之上

 

◆达里诺尔

 

是谁,把明珠散落在辽阔的天堂

蜿蜒的西拉沐沦,悠然穿越

北国心房,串起明珠

点亮北国巍峨的边疆

 

冰川温暖过的土地

用牧歌唤醒了辽阔的海洋

漂泊的云

把最后一片净土,安然地守望

 

飘飘仙子,激荡若晴天铺素

是上天赐予北国的锦缎

打马而过的长风,呼啸着落日

在西岸上徘徊,心跳的声音传向远方

 

一网白云,一网天堂

一网希望。播洒的爱情都在这

靠近天堂的地方徜徉

聆听海涛般起伏的波浪

 

就这样淡然

永远地留在生命深处的苍茫

 

◆贡格尔的白云

 

想捕捉,天空里最后一匹彩色的骏马

张开的羽翼正把洁白

驾驭成独有的浩瀚

 

瞳孔以冰川的姿态收缩

诡异的神话正迅速地

打开门扉,堆着童话里的雪人

我正从雪人的身体里穿越到影子深处

 

收起棉花,铺开锦缎

无数只精灵朝拜孔雀的英姿

喧闹的场景安静无声

是谁在那些洗过的幕后

轻声地吟哦着起伏节拍

 

奔腾的故事,滑过每一寸角落

几滴仙子的相思挂在天边

别急,只要你记得:这里

是另一个天堂

 

◆阿斯哈图石林

 

鬼斧正悄悄的酝酿

山峰叠连处的神功

而这一切都是水,以冰的姿态

雕刻百媚千娇

铸就草原腹部瞠目的形象

 

我知道

你用跨越了万亿时空的姿态降临

没有喧闹,没有呐喊

只把自己安放在一种辽阔内部

 

想打开你折起的扉页

那厚重的,苍劲的笔迹

是否同样在历史的血液里

冲洗了无数张胶片

一束菊花纯白色的写真

印上你巍峨的封面

我仰视着,目光从滴着芳香的书脊

没入那层层层叠叠的海洋

 

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堆砌成

勇士洒落的热血沸腾出的云朵

闭上眼睛

希望一缕风吹散我留下的足迹

 

◆热水之歌

 

是大地的乳汁吧

晶莹,透明,流动在无法触及的深度

汲起你温润的芳泽

行走在你的洁净里

寻找到母亲怀抱的温馨

 

嘎尔灯拉喜已经仙逝如鸿

康熙帝横扫漠北的乌兰布统正殷殷如潮

承载了历史与传奇的血脉

在时代潮头绽放奇芭

 

是瑶池般的梦境

是仙界里的传奇

你用掩于苍翠的热情

洗却人间黑暗的折磨③

 

想唱出对你的赞美

所有的名词都是空白

只有那草原上轻行的风哦

才可以与你倾诉

倾诉生命里流动的真诚

 

◆贡格尔草原

 

从阳光里,我得到了答案

沸腾的海洋,是春天刚刚落地的马驹

用柔软的蹄踩出北方的鲜艳

 

风梳理着绿色,梳理着流动的清香

一个又一个路过平整光滑曲线的躯体

扰动平静,溅起击穿白云的笑声

是谁俯下沾满思想的头颅

拣拾高原头顶的姹紫嫣红

 

看不到云在哪一丛翠绿里拔节

那些翻过树枝飞翔的鸟

正庆祝一场雨,湿漉漉的情节

擦亮一双又一双乌黑的眼睛

 

车子轻轻地路过,我把镜头打开

想收起草原真实的风景

用纸或桦树皮传向更远——

 

◆乌兰布统古战场

 

苍天的恩赐吧,这片长满神奇的草原

知了鸣叫在整个夏季

而刀剑的锋鸣却无法破茧

马蹄声奔腾着远去,一席嘶鸣,一丝幽怨

成片成片洒落的阳光

洁白得刺眼——

 

噶尔丹挥泪,康熙帝扬威

燃烧的火焰已经远远的消散

在头顶白云涌动间

越过河水寻找来时遗留的脚印

 

一种辽阔,一种柔软

勾勒凝固的美丽

释放原始的稚嫩

也许回归只是一种偶然

 

细水河畔流淌的相思

守望挂在凌厉山峰的一点残红

数着风的声音,任光芒在天空中盘旋

穿过白桦林聆听大地的心跳

温暖中,感觉时间不曾遥远

 

乌兰布统,这里不是野百合独享的春天

拣拾刀锋之后的碎片,转过身

神奇和震撼便地悠悠的记忆里沉淀

 

◆西拉沐沦

 

从王者的的影子里

寻找春天的节奏

剑依旧,风依旧

贡格尔的胸膛

草木萋萋,托着

西拉沐沦滚滚东流

 

母亲多年的守候,血液

洗过羊群的白,洗过

马群的彩,洗过奔腾的牧鞭

映照天穹无限的霞彩

闻花香,聆鸟语

河流化入草根,天空蓝得纯粹

牧羊姑娘圣洁的梳妆台

连着大地的命脉

 

◆敖汉之光

 

山川,是你张开的长臂

河流,是你流淌的血脉

刀光剑影后

大地有绿色如笋般成长

 

凝固了历史

岁月依然流淌

从最弱小的山沟里

勤劳的人们,把一捧又一捧的绿色

铺开。村头上斑白的年轮

细数河面粼粼波光荡起的笑脸

 

风侧着身子俯看

雨倾着心声播洒

该如何去赞美

敖汉的儿女重建秀美山川

感动中国,震撼世界的

勤奋之光

 

◆老哈河之恋

 

向东,向东方的阳光之海

携着草原的风情

旋转成优美,旋转成图腾

旋转出文明的起源

 

牧鞭打破沉寂

带着感恩,以古风般豪壮

把白云滋养,把时代牧放

沿着山川,沿着思绪,沿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把全部绿色

谱成脉搏起伏的动力

 

再次回到远古世界

在黑色土地上寻找夸父,寻找女娲

寻找千古玄黄

寻找那无息无止地流动着邃密而缓慢的时光

 

无法停止,跨越时空的脚步

不会单薄,这个孕育文明的天堂

跃动的血脉,将会在这古老的流淌中

成就崭新的梦想

 

◆沙湖

——记勃隆克

 

是天空不小心吧

把自己陷落在你的身体

那些风也无能为力

勃隆克就这样静静地站在海子边缘

 

那些云朵用碧蓝的泉水濯洗

飘浮了太久的叹息

洁白成风景的沙

正穿透一些树,收集成块的石头

覆盖泉水没有抵达的驿站

 

不能拒绝

来不及树立风向的标杆

春风就压倒了雪

阳光开始等待秋季

收获的声音如赞歌般响起

 

黑色的脚步

踏着轻柔的沙子

向更深处的草原伸过去

那草原,正缓缓地步入黄昏

和梦境

 

◆响水

 

河水闲得久了

便从七层台阶上跃起并落下

释放出灵魂驿动的歌声

 

梦轮回成旋律游荡在山涧

来自襁褓时便不曾休止的吟唱

把老哈河的筋骨抻得绵长

 

不要说,传说是赞美诗流下的泪水

而这段生死劫

已经传唱了盘古至今的岁月

 

花木兰的美丽飘过

康熙帝的马蹄游过

田野里的锄头洗过

城市里的纤手抚过

 

从没有人问起为什么

那花花绿绿的故事

在蓝天和白云的影子中

依旧执着

 

◆冰臼

 

循着弯曲的光线

我来了,来看看你深邃的瞳孔

从幽静中寻找

越过时空之后凝结在心底摇曳的风帆

 

滴答了无数岁月的痕迹

印证了北方沧海桑田的程序

一泓水在阳光下

扣住了整个天空

庞大的影子,收缩在你微晗的视界

来去无声

 

而这北国,鼓起你的名字

引无数只脚

踏破山川独享的绿色

冰河,不会再次封住

一个世界,只是你

默默地承受

一份孤寂的清凉

 

◆喀喇沁王府

 

墙,还是红色

那些垂柳在阳光中梳理柔软的长发

功勋与草原在这结成连理

硝烟散去

老井的石板,正爬满青苔

 

侧过耳朵

穿越回廊直抵一种威严

云,镏成一种记忆

鼓乐声,回荡在曲折之外

膜拜,只是一种方式

 

也许是在等待

环绕的流水,浮起杏黄旗

流逝的血液正缓慢地

凝固成一种图腾

 

村庄,依旧在不远处

繁衍,生息,包括牛羊和马匹

 

◆大明塔

 

想跨过那层台阶

寻找梵音回荡的痕迹

案头上未完的香火

祷告过一场平安

 

燕山以北的烽火

张扬过原始的野性

血铸成的宝剑

正锋利地刺入残存的围墙

一卷经书

画满整个墙体的苍白

 

孤独地留守在这片土地上

看夕阳和晚霞

读月光和清露

也许一场风悄悄地来临时

灰飞,烟灭

仅存的故事

在周围的口舌间

沦落为世俗里最后的佳话

 

◆红山侧影

 

阳光很早就把灵性注入了你的身体吧

在老哈河水流过时

尖利的石块便成为耕耘大地的武器

炊烟从红色山口那缕光线中穿过时

膜拜,以火把的方式传递图腾

陶罐用风的速度游向河水以南

 

抚摸一种冰冷的温度

山脚的风已吹过千年

碳火以黑色结局扩展牧场

刻在文字上的身体

是神话或是谣传,以陶罐的方式

对称了平原的渴望

 

离开了鱼的水,离开了墙的沙

悬挂在乳房上不曾滴落的咒语

一切都回到远古,以树的姿态站上突起的山梁

无法辨认,哪一方是我

哪一方,是山体的本原

 

守着河水流动时涌起的繁华

向更深处伸去的那些贪婪

把时间一再向历史的背后翻开

而这个孤立的红色

我们只能看到,向着阳光的侧面

 

◆护林人

 

没有快马,也没有装甲车

一座摇晃的木屋

在山峰之上,寻找鹰眼

 

一声呼喊

飞起的鸟,舞着从没见过的翅膀向天空

射出多彩的利箭

张开的网,沿着呼喊声铸成的弧线

抖着卑鄙的骨头

无声地遁去

 

阳光打在沟壑的边缘

汗水,写出无数个太阳

层层叠起的山峦

静听风吹过时

野兔跳跃的歌声

 

十年,再十年,又是十年

小树苗和苍山一起描绘了笑脸

白云赶着牧鞭从羊群轻柔的身体里

踏过泉水流动的甘甜

 

一弯新月从黄昏边缘

爬上凝固的波涛

风静,山不空

 

◆三北防护林

 

给你一个名字

从辽远的角落里开始,横跨中国的北方

串起沙漠,串起草原,串起茫茫苍山

风安静了,漫长的枝丫拉起手

把绿色的空间向辽阔里铺展

 

弓起的背,弹着北方唯美的梦境

沿着北斗星展开的轨迹

抚一曲悠然的交响

穿越,穿越了辽阔中凸现的粗犷与苍凉

 

寻找北方厚实的土壤

五彩斑斓的蝴蝶飞舞出成片的霞

鸟儿展翅,向高天的流云喝彩

笛音展开,打破所有的寂寞

这无边的城市,正向绿色的怀抱里

倾吐苍翠的梵音

 

 

◆游牧民族的痕迹

 

走过草原的深处

寻找星星燃烧后成片的记忆

那些原始的长调

在细微的草尖上留下一些清香

勒勒车压过土地的痕迹

伸向更深处草原里一滴泉水涌起的方向

 

夕阳总是把金子般的梦笼罩在北方的土地

不需要更多的修饰

打开喉咙,打开一眼奔涌的泉

滑过天空和草尖

把无边的夜色和辽阔

溶解在小心翼翼的风里

流传成蒙古包顶上升起的炊烟

 

只是这道泉水

在流动着,流动着……

 

◆方言

 

你说这是咱们家哟

这是语言成长时无法离开的家呢

贴近骨头,随着血液一起流动的声音

就在这沟沟坎坎的田地里

长成了树木和北方特别的花朵

 

入耳是风中坚硬的呢喃

流动在云朵里,打碎一片雨

甚至一场风,都无法遗弃

这源自古老的呼唤

或许曾经破坏一些平衡(绝非生态的

只是把一些迁入的种子,打扮成

赤峰土壤里生长的孩子)

 

谁可以忘记呢

暂时的告别,或许是把一种思念更深地掩埋

等候泥土里长出的向日葵

低下成熟的身子

编织出谁也能读懂的诗歌

 

◆科尔沁沙地

 

我不是在赞美一片沙子

风正吹着沙波荡开,边缘上的草

以一种柔软抗拒一种力量

 

其实,草原是没有树木的,除非……

除非戈壁滩站在草原的中心

 

这片沙地正在用独特的血液

抚育一些树

也许微小扩散便会吞噬一些更矮小的绿

如剪刀咬掉一头黑发

下一次生长白或者黑

只有科尔沁的心才能知晓

 

而死亡是一件值得推敲的事情

甚至很久才能完成

这种对话,正悄悄地进行……

 

◆平双公路

 

那些绿色牵着手

把整个平双大地联结成丰盛的午宴

飞奔而过的车辆,缓慢踱步的家畜

正在雕刻大地的风景

这风景持续地进行扩张

 

山沟里的泉水笑了

高粱笑了玉米笑了

整个山谷里的庄稼一起笑了

 

要是你能俯下身子

总会拾起一些闪烁的花朵

不需要去刻意的仰慕什么

宽阔的胸膛

正在等候一些风信子

把更多的热情捎来

 

◆赶集的人们

 

忙了,闲了

总是有一些赶集的人们

把土地结出的汗水

摆放到最显眼的地方

等候收割

 

十里八乡

前村后店

操着同一种乡音

翻看。不同的汗水是否

同样的丰腴

 

这些隐没在山乡里的气息

不拘法理,不拘形式

从容而悠然地

走了千百年

 

来时,我没带来什么

走时,依然没有带走什么

只是那些透着铜色的眼睛

把我的灵魂紧紧地拴住

 

◆总会有些记忆

 

若是打开一些陈旧的时光

这片土地将会释放出更多的光芒

 

一小缕风,能够掀动红山上

经历了千百年的尘土

一小片阳光,也能够抚摸

松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只有疾行的历史,在花影里

陈述一个又一个变幻的美丽

 

俯视或是仰视,仅仅只是一个动作

而这俯仰之间的距离

却整整跨越了北方国度更为真实的岁月

 

后记:一路走过,而后试图用本身的单薄去描绘故乡行走或已经掩埋的厚重,在这些浮动的文字里,越发觉得自己在迷失。悠悠七千年红山文化孕育的华夏文明,却在这个经济膨胀的时代形只而影单,玉龙图腾,三黄五帝神话,岭南人氏与漠北民族的分野,却因老哈河枯萎的眸子不再为人们所关注。时代的背景里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挥洒的汗水,已经深深地渗入这片苍茫的土地。边城无暇顾及时代的声音,却更无法挖掘深埋地下不曾崛起的历史,为此,只能仰天长叹。——漠海边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