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由四中成立文联想到的

(2010-11-05 12:21:38)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四中文联是自治区境内第一家校级文联。。

前几天,在一位诗人的指引下,我亲身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赤峰四中举办的“‘走进四中’金秋诗歌朗诵会暨四中文联成立大会”,活动高潮迭起,来自赤峰的诗人和该校的师生同台朗诵自己创作和当代经典诗歌。——激情朗诵、热烈的掌声,都给人巨大的心灵冲击,不愧为一餐巨大的精神盛宴。

一所高中,面临高考,竟然有此等举动,令人佩服。而活动所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价值,又那么令人思考。

当今社会,高考成就了许多梦想,但是高考的独木桥也让众多学子望而生畏。重压之下,似乎只有高考才是学校特别是中学的唯一任务。所以,文化的追寻淡漠了,心灵的疏导荒废了,学校一边举着放羊的鞭子狠狠驱赶学生向着一个方向奔跑,一边又发出如今孩子精神缺失的感叹,问题明明出在我们身上,却大言不惭指责别人。这种自欺欺人的教育致使现代化的学校深陷在枯燥乏味的境地不能自拔。

而四中在全市率先成立文联,请全市著名诗人与学生一起朗诵诗歌,是个敢于先吃螃蟹的人。这样的活动需要勇气、毅力,更需要清醒的头脑。“我们培养的是高尚的人,而不仅是聪明的考生”这是四中的理念。四中用文联,用诗歌的旗帜,引领学生向精神追求上发展,这样的精神引领可能一时无法显现效应,但无疑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种下了一颗颗饱满的种子。

说到引导,我举一个例子,一杯水倾轻轻倒在干燥、平滑的玻璃面上,水该向何方流动呢?这时候,我们只要用沾了水的手指在水的身旁轻轻一画,水就会顺势流过来。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蚁穴何其渺小,可见“引导”不限大小。钱学森对当下教育有过三问,我这里也想问我们家长,孩子成长过程中

我们曾经请过几个文化人到家里一起聊天,让孩子倾听那些沁人心脾的谈话?我们曾经有几回带领孩子到书香人家做客,让他耳闻目染?我们又有多少次掌灯夜读,给孩子送去进取的光亮?我们自己没有做到,方向上出了问题,却要无端责备孩子,这样做对吗?

之所以扯到家庭,其实还是说四中引领的好。在活动中,师生同台朗诵那些令人心醉的诗作,朗诵自己创作的作品,加上众多诗人的加盟,营造的是一种诗意的美。身临其境,孩子们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回报给朗诵者,不一定说明他们真正领会了诗的意境,但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诗歌是最美的文学艺术之一,是值得人用心去追寻的明灯。

在会场,我细心观察了四中学生的优雅坐姿和认真倾听的样子,我也仔细观察了学生井然有序的退场,为什么他们的养成教育能做得这么好,毫无疑问,这一定是四中人注重引导的结果。

0

前一篇:公告
后一篇:启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