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球天下行世界百佳 |
2015/7/25
苏格兰爱丁堡
Radisson Blu酒店
1892年,苏格兰坦伯利球场的土地拥有者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海边的白色灯塔内开会,商谈建高尔夫球场的事情。十年之后的1902年,坦伯利球会的艾尔萨球场(Turnberry Golf Club:Ailsa Course)建成,四年之后也就是1906年,球会酒店也建成使用。
球会前门
球会大堂
专卖店
餐厅
出发台
球会会所全景
酒店夜景
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坦伯利球会的球场和酒店都被军队征用作为军事基地,一部分还被用来作为军用机场,球场只保留了海边的3个洞。1940年后艾尔萨球场重建,成为英国当时最好的高尔夫球场。艾尔萨球场被认为是苏格兰的圆石滩,曾经获得英国和爱尔兰最佳球场数一数二的荣誉,在【Golf Digest】2016-2017年世界百佳球场榜单中排名第22位,【Golf】杂志2015-2017年世界百佳球场排名第23。
艾尔萨球场下周将举办女子英国公开赛,这是位于1号洞出发台的看台
18号洞果岭和看台,远处的建筑是球会酒店
与1号洞出发台和18号洞果岭相邻的观赛包房
艾尔萨球场史上共承办了四次英国公开赛,第一次是在1977年,最后由尼克劳斯和汤姆.沃森进行的“阳光下的对决”堪称是英国公开赛历史上最经典的一战,球场也因此名扬天下。2009年汤姆.沃森以59岁的高龄再次参赛,差一点改写英国公开赛的历史,在球场又掀起一股“汤姆”旋风,成为世界高坛的美谈。
1号洞4杆洞390码,改造后果岭后移到2号洞发球台附近
1号洞球道
2号洞4杆洞379码
2号洞球道
3号洞4杆洞393码
3号洞球道
4号洞3杆洞165码
5号洞4杆洞413码,改造后果岭延后30码
5号洞球道
6号洞3杆洞222码,改造后果岭后移,发球台增高
艾尔萨球场总长度7283码,前后九个35杆标准杆70杆。我们在倒数第二个发球台白T开球长度6533码,7号洞变成4杆洞标准杆69杆。百+俱乐部的四位会员黄药师、洪昊、侯伟英和我同组,乱拉两分比洞。
7号洞4杆洞469码
7号洞球道
8号洞4杆洞432码
8号洞球道
9号洞4杆洞412码,改造后变成对着灯塔方向的3杆洞,职业发球台距离230码
9号洞球道
10号洞4杆洞447码,改造后变成5杆洞,果岭后移到11号洞发球台附近
10号洞球道
11号洞3杆洞160码
12号洞4杆洞388码
12号洞球道
今天是这次英国高球行5天来天气最好的一天,艳阳高照晒得身上暖洋洋的,穿两件衣服都感觉有些热,打球很舒服,每个人都有精彩表现。洪昊在2号洞果岭后20多码的切球停在洞后1码内打帕,又在4号洞果岭前的沙坑救球打到旗前半码救帕。我在5号洞果岭左前2米多高20多码的沙坑救球打到洞杯左面1码救帕,17号洞果岭前的沙坑救球也打到洞边1码救帕,今天我的推杆也是发热,3到5码的距离推进5、6个。侯伟英在14号洞30码的上坡推杆直接进洞打帕,又在15号洞183码的3杆洞开球打到旗后2码抓鸟。药师在难度1的7号洞第2杆打进果岭左前的野草,找到球后第3杆切到洞前3码左右,还能推进打帕,这一切一推堪称神奇。更精彩的还是16号洞旗后10码下坡推杆灌洞而进打鸟占了先机,我3码内的上坡鸟推反而没进。18号洞药师在洪昊先保帕没压力的情况下继续发威,旗右10码左右平推从中间进洞拿下收工鸟。18洞成绩,我打75杆,黄药师打78杆,侯伟英打89杆,洪昊打92杆。
13号洞4杆洞380码
13号洞球道
14号洞4杆洞402码,改造后变成5杆洞,果岭在现在的9号洞球道朝着灯塔方向,难度会很高
14号洞球道
15号洞3杆洞183码,将对公开赛发球台进行改造
16号洞4杆洞422码,将对公开赛发球台进行改造
16号洞球道
17号洞5杆洞498码,改造后果岭前移变成4杆洞
17号洞球道
17号洞果岭
18号洞4杆洞378码,将对公开赛发球台进行改造,变成狗腿洞
18号洞球道
18号洞果岭
打完球球会安排到他们的高尔夫学院,由学院的教练们指导大家练习切杆、推杆和沙坑救球,学到了不少东西,包括斯皮思的切杆动作和方法,还纠正了一些团友错误的挥杆动作。之后来到会所二楼的Watson会议室,由球场总经理Ricky Hall向大家介绍球会的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从他的介绍中得知,坦伯利球会已经被美国地产大亨CHUMP花了2亿英镑收购,并将大手笔投资对球场进行改造。下周的女子英国公开赛结束后,9月份艾尔萨球场就将封场开始改建,其中包括在灯塔附近建一座新的酒店,同时也将灯塔改造成两居室的酒店房间。改建方案就在会所一楼公示,已经获得了R&A和很多职业球员的认同。
球场风光
Ricky还说,坦伯利除了举办四次英国公开赛以外,还举办过很多职业长青赛和女子英国公开赛,他们希望艾尔萨球场改造完成后,能够在2019年再次举办英国公开赛。我们回应Ricky说,如果他们申办成功,2019我们一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