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队际对抗赛

(2013-06-18 23:48:25)
标签:

高尔夫球队活动

2013-06-18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红蓝对抗赛,今天在观澜湖黎光会所费度球场举行。24名参赛队员和嘉宾,分成6组进行4人4球最佳成绩比洞赛,下午1点44分开始出发,根据球会的调度,分别在不同的球洞开球。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队际对抗赛

赛前大合照

 

    醒记是酷高队的理事,也是球队活动的当然主持人,本来报了名参加比赛。可是事不凑巧,他所在的另一支球队清华经管队也是在同一天活动,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第70届月例赛,比赛场地定在深圳会所的世界杯球场。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队际对抗赛

我们在11号洞开球

 

    难以分身的醒记,虽然无法同时参加两队的比赛,却把两队赛后的颁奖晚宴撮合到一起,合二而一,为两支球队之间搭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这也是酷高队在深圳本地第一次与兄弟球队进行联谊。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队际对抗赛

难度1的4杆洞14号洞球道

 

    清华经管队的月例赛进行的是个人比杆赛,各个奖项的获奖者依次上台领取奖品,醒记获得最近中线奖,廖队长获得总杆冠军。酷高队打的是队际对抗赛,没有奖品,只是输的球队请赢的球队吃饭。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队际对抗赛

打到第6洞16号洞开始下大雨,并且伴有雷电,比赛被迫中止半个小时左右

 

    几天前红蓝队长挑选队员和排阵结束后,蓝队队长王波涛认为这次的蓝队优势很大,必将大胜而归。红队队员副队长黄志永持反对意见,并且在球队微信群里公示:如果蓝队以4:2或者更好的成绩取胜,他替红队全队买单。最后赛果就是蓝队以4:2获胜,全队感谢黄志永。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队际对抗赛

同组合影,左起:李哲 本人 伍振东 刘建文

 

    我今天和李哲身披蓝队战袍,与红队的伍振东和刘建文PK,在第11洞开球,打倒数第二个T台金T。我们的开局很好,3洞之后就领先2洞。红队在第4洞扳回1洞,我们第5洞再赢1洞,第6洞和第7洞红队连赢2洞,第8洞5杆洞,伍振东第3杆打到洞杯右面1码抓鸟,反过来领先1洞。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队际对抗赛

颁奖晚宴现场

 

    转到前九,1号洞双方都打帕,2号洞伍振东第3杆切球过洞3、4码,有可能会输掉这一洞,结果刘建文在果岭右面第4杆直接切球进洞。3号洞伍振东和李哲都是3、4码的小鸟推,可惜都没能拿下。4号洞5杆洞李哲推进3码多的小鸟,将比分扳平。5号洞双方都打帕,6号洞李哲开球打上果岭,2推打帕,其他3人开球都打到果岭右边,切球全部切短,没人打帕,红队落后一分。7号洞和8号洞双方打帕,9号洞伍振东沙坑救球打到旗后3码推进,李哲果岭边切到洞杯左后1码半,回推错失,17个洞之后双方又回到起点。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队际对抗赛

我和黄峰,醒记与清华经管队的廖队(左二)合影

 

    第18是5杆洞,4人开球都在球道,第2杆除了刘建文之外,其他3人都用铁杆谨慎地将球放在球道中间。第3杆我是95码,其他人120码不到,李哲没打上果岭,刘建文打到旗后的果岭右侧,我和伍振东打到旗前10码多。伍振东和李哲先保帕,刘建文冲鸟切短,我的鸟推看似有戏,结果力度稍大,撞到右洞边溜过。最后双方握手言和,红队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用伍振东的话来说,他们打平就是赢。

 

酷高队一届八次队内队际对抗赛

继任红队队长粮哥(左二)和蓝队队长黄志永(右二)两位是酷高队的副队长,

且看他们如何演绎酷高队第一年的收官之战

 

    在颁奖晚宴上,我们向清华经管队介绍了酷高队球队活动的特色,和红蓝队际对抗赛的玩法,同时邀请清华经管队作为酷高队在本地联谊的第一支球队,进行一场队际赛。清华经管队来者不拒,接下战书。

    今天的比赛成绩见下表:

 

组别

红队

赛果

蓝队

备注

第一组

马子龙/冯金明

赢3剩2

李晓颖/刘 

蓝队胜

第二组

黄  峰/黄志永

赢2剩1

八路军/王 

蓝队胜

第三组

罗连福/余声平

赢3剩1

鹿洪征/李木平

蓝队胜

第四组

吴  浩/陆一新

赢2剩1

王波涛/陈华先

红队胜

第五组

赵东平/李 

打平

刘建文/伍振东

平 

第六组

安  涤/刘志勇

打平

朱世健/邝 

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