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方的纳努克》:第一部关于爱斯基摩人的电影

(2011-04-17 18:55:19)
标签:

影评

北方的纳努克

爱斯基摩人

文化

弗拉哈迪

分类: 影评

    1922年美国纽约一家剧场放映了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获得票房成功。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从此成为电影史和纪录片史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2006年公映的北极动物纪录片《白色星球》,由法国导演拉格贝尔执导,片中的一只小北极熊就被命名为“纳努”。这是法国导演在向弗拉哈迪致敬。

    从电影诞生到《北方的纳努克》出现的时代,探险电影一直是电影院和剧场中放映的重要片种之一。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赫伯特·邦丁拍摄的南极纪录片。当时这种奔赴远离文明之地拍摄的纪录片被片商称为探险片。

    弗拉哈迪是美籍爱尔兰人,是一位探矿好手,加拿大北部的巴尔什群岛就是他发现的,其中最大一个岛后来就以弗拉哈迪的名字命名。

    1912年,弗拉哈迪在去格陵兰岛勘探之前,他的老板一时兴起,建议他带上摄影机,拍点有意思的东西回来让大家开开眼。从这年起,弗拉哈迪迷上了摄影。公司老板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探矿工程师,而电影界多了一位纪录片大师。

    纳努克是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名字,他的一家生活在加拿大北部的海岸线上。这部纪录片采用搬演的形式。即,拍摄不是跟拍,而是让爱斯基摩人在镜头前表演他们的生活。

    影片一开始是一个在船上拍摄的全景镜头。镜头有节奏地晃动着,但保持了画面的清晰,许多浮冰在海面上飞快地掠过。那是船在海面上航行造成的效果。爱斯基摩人纳努克出现了,他划着一只小小的用海豹皮包裹着的小艇。

    小艇靠岸了。纳努克下船,从小艇里扯出他的大儿子,二儿子,他的妻子(妻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他的第三个儿子,最后又从小艇里抱出一只小狗……。看到这里,观众都会很惊讶:嗷,买疙瘩,这么小的船里居然装了这么多的人和东西。

    从这部片子可以看到当时爱斯基摩人是怎样跟白人做生意的。一捆捆的北极熊和北极狐的皮毛,换来饼干、糖果、刀子。

    还可以看到爱斯基摩人怎样用刀子把一块块的雪砖砌成房子“伊格鲁”,为伊格鲁做明瓦开天窗。怎样捕捉海象、海豹、鱼、北极狐。

    冰天雪地里的生活是艰难的,往往纳努克一家要长途跋涉半天才能捉到一只海豹。海豹捉到以后,他们就地食用,生食。什么肉他们都是生食。纳努克一家的身体非常耐寒。在夏天的时候,夏天也是零下几度啊,他们那不到一岁的婴儿在雪地中打着赤膊,跟小狗玩耍。看得我汗颜。前段时间成都平均气温十二三度,我就觉得冷得不像话,天天开着空调电热毯。也许是食物的关系?

    影片中的纳努克一家,一看就是蒙古人种。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一样,都是从中国北部穿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印第安人早些,大约是4万年前左右;爱斯基摩人晚些,大约是在1万多年前,到达美洲。1万多年前,那时中华民族才刚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是传说中的炎黄时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去到了那个寒冷的地方。

    我们的祖先,极有可能长得就像纳努克和他的家人那个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