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云龙主任:中医特色疗法治愈小儿抽动症

(2017-09-04 16:42:52)
标签:

郑云龙主任

小儿抽动症

健康

中医特色疗法

呼吸百病从根治

分类: 郑云龙主任案例

小儿抽动症疾病简述

    小儿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为4%23%。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的儿童。男性明显占优势,男女之比为3141。多呈良性经过,也有难治性患者,发生在510岁的男孩;为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的抽动发作,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运动抽动:表现为眨眼、眼球转动、皱额、努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深吸气等,重者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如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跺脚、似触电样全身抖动、走路回旋、转动腰臀、蹲下跪地等。

    发声抽动:一般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声、哼声、吠叫声、啊叫声等,也可表现复杂性发声,如重复无意义的语音或脏话。上述抽动症状在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好时会轻些,在晚上入睡后则完全消失,而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生气、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感冒发热等往往是加重抽动的因素。

http://s11/mw690/001T1z8pzy7dYuQuHBEda&690

    郑云龙主任提醒:在一个时期以某一组肌肉抽动为主,表现为同一个症状;但在另一时期又表现出另一组肌肉的抽动,即症状的变化性。病程持续数月至1年。抽动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对患儿学习和生活环境无影响,重者影响学习、扰乱环境,甚至不能在教室中上,由于症状复杂多变,容易误诊。

小儿抽动症康复案例:

    2017年526,彭宇,7岁,因感冒后咳嗽症状一直没有消除来诊。

    彭宇妈妈主诉,517日高烧38.7摄氏度、咳嗽咳痰,全身疼痛,忽冷忽热,经医生诊断为感冒,治疗后高烧,咯痰等症状均消失,偶尔咳嗽几声,524日发现孩子总在某不经意的瞬间出现努嘴、眨眼睛,面目抽搐等表情。以为是孩子不知道从哪学到了坏毛病,我和他爸爸一直在训斥他,结果非但没效果,反而努嘴眨眼,扮鬼脸等现象更频繁了。因为咳嗽这个症状好像是呼吸病,所以来诊。

    经过郑云龙主任诊断,确诊为:小儿抽动症,建议其去三甲医院神经科治疗。

    2017年7月6,彭宇父母带着孩子再次来诊,主诉其在某三甲医院也确诊为小儿抽动症,当时给予硫必利,也叫泰必利治疗,10天后孩子出现意向性受损,注意力分散,记忆下降,思维呆滞,双眼上翻、吞咽困难等症状,经当时三甲医院接诊医生诊断为服用硫必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映,遂停服硫必利,给予缓解治疗后,小儿抽动症不但没有治好,相反再次加重,家长因其怕再次引起毒性反应,于是带孩子来诊,要求郑主任给予中医中药治疗。

    郑云龙主任治疗方案如下,希望患有小儿抽动症的家长多多借鉴:

    1.药物治疗

     抽动症一般无需给予西药药物治疗,只有当抽动明显地影响患儿的运动和说话,干扰人际关系和课堂学习时,才给予西药药物治疗,

    给予:小儿顺尔宁/每晚一片

    清肺归元汤口服改为泡脚,健脾化痰,止咳平喘。

    安神汤中药加减,煎服。

    此方为消除诱因,平肝熄风、化痰止痉之功,同时配合健脾和胃、理气化痰药,共奏平肝熄风、涤痰宁神之功。

   2.按摩治疗

   面目出现努嘴,眨眼等表现,是脏腑病变后出现的外在经络痉挛,所以辅以面目按摩治疗:

    先擦热两掌,随即覆于面下部。两手中指分贴于鼻外两侧"迎香穴"处,推擦至额发际,经过"睛明""攒竹""瞳子髎" 等穴部位,然后分开两手向两側至额角后而下,示指经"耳门"穴返回起点。如此轻推擦之,推擦30余次,擦至脸部有发热感为度。

作用:①疏通经络,以外治内;②提神醒脑;③改善面部血液循环;④改善睡眠,调节神经。

    3.心理行为疗法

    消除诱因:短暂性抽动障碍中,特别是抽动时间不长的患儿,在行为约见中往往不难寻找出诱因。年幼儿童的诱因通常是看紧张的电视或录像节目、玩游戏机、耳闻目睹害怕的事物所致,因此,寻找诱因并消除它至关重要,也是从根源上对小儿抽动症的治疗。

    心理因素:应对患儿病前的心理因素应详细分析,找出可能的致病诱因,然后予以解决。年长儿童常因遭受意外,家庭冲突、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抽动。如各种矛盾的调整,家庭矛盾,父母、祖父母对小儿的过度要求和强制所造成的精神矛盾和紧张情绪必须予以解决。如有学校因素,应与教师联系协同解决。对属于无法解决的因素,则应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患儿分析精神诱因,找出正确对待的办法。

    家长的指导:患儿的父母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过分关注所造成强化作用。父母对抽动常常过于担忧,应使父母了解抽动发生的诱因,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学习和活动。对患儿的抽动症状不要提醒。指责和给予过度的关注,因为这样使患儿更紧张,对抽动的控制不利,而是对患儿的抽动应采取不予理睬态度,可使症状逐渐消退。多数病人经过数月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帮助患儿消除诱因,提供一个良好而又宽松的家庭环境。

    4.行为矫正 

    用放松的方法减少患儿的精神紧张,这对年幼儿童较为有效并且鼓励患儿自行控制抽动,采用正性强化的方法如奖赏其通过努力,克服并减少抽动。

     5.预防

     在孩子治疗期间,建议患儿父母尽量避免孩子服用碳酸类饮料,刺激孩子的精神状态,给予孩子多多鼓励,不要斥责,让孩子产生压力。同时,孩子在睡前不要服用提神饮品或是看刺激、让人兴奋的影片,避免孩子神经过度兴奋!

      治疗结果:经过半个月系统治疗,孩子症状全部消失,完全恢复正常。

      给予医嘱:让其父母注意观察,三个月后再次复诊。

      截止到94日发稿为止,彭宇小朋友的抽动症没有任何复发迹象。虽然我是呼吸科中医医生,但是看到很多孩子因为采用西医治疗而久治不愈,所以将本康复案例整理并刊出,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抽动症孩子康复起来!

http://s2/mw690/001T1z8pzy7dYuVGTnz91&690

郑云龙主任对小儿多动症的分析

    西医认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体质因素:

    某些神经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本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因此推测儿童抽动症与儿童本身的体质因素有关。

    2.精神因素:

    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学习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小儿产生矛盾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3.习惯及模仿:

    儿童开始的抽动表现可能是由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动症状,日久形成了习惯。

    其他,某些突发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脑部的轻微损伤也可成为诱因之一。

     西医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病因分析仅仅只是一些猜测,并无令人信服的解释,说的更直白一些,西医还找不到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时至今日,西医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只能诊断,不能治疗。

     而中医认为小儿抽动症主要是肝肾不足,肝失疏泄,气机失调,肾精不足,不能濡养所致的症状。

     郑云龙主任建议:中医治疗往往通过辨证分型,然后给予合理的中药配伍使用,可以达到康复治疗效果,如果同时可以配合适当的中医针灸或推拿按摩,更有益于巩固疗效。所以如果需要中医治疗,那么请您带宝贝到医院中医科就诊,辨证施治。另外对于宝贝的情况,最好是配合西医的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以及饮食治疗,就是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往往比单一的疗法要好一些!祝天下所有的宝贝茁壮成长!

     有问题可以关注郑云龙主任新浪博客:呼吸百病从根治或百度搜索:郑云龙主任,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抽动症患儿!

http://s6/middle/001T1z8pzy7dIxvgbwVf5&690

郑云龙主任热门文章

敬请关注微信号:YJYD120,获取更多内容

腾讯新闻:中西医技术结合续写生命传奇        

网易新闻:秋季防伤肺,祛除咳喘不遭罪        

新浪博客:叫板呼吸难题,专治肺纤维化        

新浪博客:新靶器官定向治疗间质性肺炎        

新浪博客:支气管哮喘中西医学理论研究        

新浪博客:感冒认识误区及危害详细解读       

新浪博客:茶碱类平喘药种类及用药误区        

http://s4/middle/001T1z8pzy7dIxvi65513&690

郑云龙主任博客专栏

郑云龙主任医学论述      郑云龙主任康复案例

郑云龙主任疾病答疑        郑云龙主任中医秘方

郑云龙中西理论研究        郑云龙主任每日一方

呼吸病门诊部诊断篇        呼吸病门诊部治疗篇

呼吸病门诊部误区篇        呼吸病门诊部家庭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