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前道设备的趋势与挑战——暨在拓荆成立15周年晚会上的讲话
(2025-05-15 11:25:20)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按:本文为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5月9日在沈阳出席拓荆科技上市3周年暨成立15周年晚会上的讲话,略有改动。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拓荆科技上市3周年暨成立15周年晚会。在半导体行业里,十年磨一剑。拓荆科技成立15周年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实属不容易。沈阳是一个活力十足的城市,但是在半导体产业,拓荆在沈阳这样一个远离产业一线,远离客户的城市,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更不容易。这背后肯定有吕董事长、众多拓荆人的心血,当然也有今天在座强大的拓荆朋友圈的支持。在此向拓荆表示衷心的祝贺!
今天的会场里中国半导体业界翘楚云集,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汇报下芯谋研究对接下来中国半导体前道设备的一点浅见,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过去15年,是拓荆成功的15年,也是中国集成电路砥砺前行、突飞猛进的15年。过去15年机遇远大于挑战,但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将来,则是挑战大于机遇。
就中国半导体前道设备来讲有两大趋势,一是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二是合纵连横式发展将成为趋势。
为什么说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做前道设备,尤其做先进工艺设备必须要和一流客户紧密合作。但是在当前的政治形势和产业形势下,中国设备公司很难和包括中国台湾公司在内的国际先进12英寸厂家紧密合作。这时候中国设备公司要想在先进工艺取得突破,必须和中国大陆仅有的5家做先进工艺的主体紧密合作、深度合作、战略合作。这5个主体我想大家都知道。
目前像拓荆、北方华创、中微、盛美、华海清科、中科飞测和晶盛机电等上市的头部公司已经和这五家主体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在技术、产品、商业、战略上密切合作。一线设备企业已经获得非常大的优势,所以中国二线三线甚至初创的设备公司的机会非常小。这里也讲究门当户对。所以说前道设备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接下来的合纵连横式的发展是什么?刚才说到除了要跟客户达成紧密合作关系之外,设备公司的竞争也要向平台化发展,从单项冠军向五项全能转变。在国际市场单项冠军可以活得很好,但是在中国的产业竞争体系下,单项冠军很难生存,所以必须要平台化,要成为五项全能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设备公司之间的并购整合是接下来的趋势。尤其是二线三线的设备公司当下上市很难,融资很难,公司多数亏损,所以要寻找并购机会。
但是今年并购不会有大的机会,目前并购谈的多成的少,除了像北方华创和沈阳芯源这种国有对国有的并购成功之外,多数都以失败告终。这半年以来,我接到很多投资公司、设备公司的合作意向,基本上都是委托芯谋研究找买家。但是这些设备公司的股东还停留在本金加利息保值增值退出的思路上,而买方也更多存在同行相轻的捡漏思想。亏损企业很难被并购,盈利企业又不愿出售。所以今年并购案不会大规模出现。但明年等到关税战的影响、融资困难、业绩艰难等效应逐渐传递到二三线企业,明年的并购会多很多。
所以半导体设备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合纵连横是未来趋势。
关于未来的挑战主要有三点。第一要从消化吸收再创新,进阶到内生式源头创新。目前中国一线的设备公司的创始人或者核心管理层,多数在国际公司做到相当高的位置后再回来创业,中微、盛美、拓荆都是如此。以前回来创业的高管至少是国际设备公司总监甚至是副总级别的精英,但这几年火热的创业潮中,很多工程师、经理都回来创业了。所以在接下来几年,如何实现从消化吸收再创新到源头式创新,这是个问题。同时现在国际设备公司对华人比较排斥,华人很难在国际设备公司做核心产品线、做到核心高管。这样国内设备公司和国际设备公司的交流和互动,就会少很多,这种情况下更要进入内生式源头式创新。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