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国进民退”相比,解决卡脖子更应该担心企业机制

(2023-08-21 09:11:00)
标签:

产业

点评

杂谈

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做大做优做强民营企业”,是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最新定位;“加快锻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是国家对国企的长期期许。按说国企民企共同发展才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最优选择,但在最近的工作交流中发现,在制裁和产业周期叠加的半导体产业,似乎出现了针对“国进民退”的疑问,更有对这种现象普遍开来的担心。其实真正要担心的不应该是不同属性企业的进出,而是企业机制够不够灵活,效率能不能赶上世界水平。

 

解决卡脖子,市场是主战场,企业是生力军,机制是企业的灵魂。机制决定着企业能否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机制决定着企业的运转效率高下,能否跟得上或者超过竞争对手的节奏;机制决定着企业激励机制是否符合产业规律,能不能最大程度调动企业的战斗力。企业的好坏不取决于它的资本属性,取决企业机制的好坏。因为国企中也有效率高的优秀国企,民企中也有陷入内耗的民企。

 

现在是集成电路攻坚的关键时刻,正所谓国难思良将,自然就引发了什么样的机制体制更有利于解决卡脖子的讨论。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我们丝毫没有将国企民企对立起来,但这又是一个不得不讨论的话题。在解决卡脖子、在实现集成电路产业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中心任务面前,我们需要拿出勇气讨论清楚在什么机制下,我们的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这是我们这番讨论的根本目的。

 

之所以业界感受到“国进民退”,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对抗加剧,行业进入调整周期,民企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对经济冷暖转化更敏感,国家也发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这样的条件下,为加强半导体攻坚,有些国资进入芯片产业也可以理解。因为有些细分领域需要国企央企发挥兜底作用,例如长周期、慢回报、风险较高、需要集国家力量之大成的领域,再如经济规模不足,效益不明显但又不可或缺的“蜗壳”环节。目前民企实力不足,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进入这些市场失效的细分领域。但国资实力雄厚,大局观强,不在意短期收益,正好可以发挥兜底作用,与民企在其擅长的充分竞争领域形成重要互补。

本文着重阐述的是,集成电路市场90%属于高度竞争的领域,80%属于全球竞争,竞争极其激烈,行业里无论国企民企都必须要有高度灵活的机制。所以重要的是企业机制,而不是企业的资本属性。要给进入半导体领域的央企国企松绑,让它们的考核机制、管理机制更加灵活;让国企民企在集成电路共同进步,毕竟我们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国内的国企和民企,而是国际竞争对手。

 

一、高效率才能解决卡脖子

 

回首三十年集成电路发展史,从结果来看,芯片行业的民企表现更为优异。从908工程开始,中国半导体从华晶等国企开始艰难探索。但一路挫折,坐看同期出发的台积电、三星一骑绝尘。直到2000年体制更为灵活的中芯国际开建,中国半导体才呈现出该有的生机。这期间民营企业取得更大成绩,每个环节的领军企业基本都是民企或者国资与多种股份混合的企业。

 

国内设计领域的龙头是华为、展讯、澜起、韦尔等,它们都是民企;设备领域的龙头中微、盛美、华海清科也都是民企,北方华创是含有多种股份,机制体制比较灵活的地方国企;材料领域原来有很多央企和科研院所企业,但它们多集中于8吋领域,真正在12吋时代解决问题的企业是民资参股,机制灵活的地方国企沪硅产业,异军突起的纯民营企业奕斯伟,还有安集、新阳、江峰靶材等优秀民企;在制造领域,中芯和宏力同时起步,后来的结果不言而喻。在中芯国际和华虹的竞争中,华虹一直落后,近7年来华虹扬长避短,涅槃重生,快速进步。但华虹作为地方国企,它的机制有其独特性,因而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华虹的表现能否持续下去还要继续观察;中国的封测产业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的头部企业如长电、通富微电、华天等无一例外是民企。

 

这个结果指明了我们提升效率的努力方向,也说明国企只要机制灵活也可以取得优异成绩。近些年很多国企引入多种资本,组建董事会,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企业变得高效灵活。也有些混合型企业,通过吸纳国资,既保持了企业灵活性,又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取得1+1大于2的良好效果。但在目前重重外部压力下,集成电路产业更具战略性,越发要求加强国资监管和考核,出现了机制倒退的现象,因而引出了“国进民退”的议论。

 

大家所谓的“国进民退”严格说是机制和效率的进退,不是国资进入、民资退出,具体说是低效率的管理模式回头,高效的管理模式退出。所以解决卡脖子不要纠结于哪种资本的增减,应该着重关注芯片企业有没有灵活高效的机制。这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