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信心比光刻机更重要,可以没有光刻机,但一定要有信心。
备受行业关注的美日荷三方协议又有新进展,据芯谋研究了解:日本方面的细则将于4月公开,东电的态度尤为关键;荷兰方面限制新型DUV,譬如ASML的2000系列可能禁售,但是新增条款杀伤巨大,可能对特定企业禁售,有些公司的某些产品的服务和维修可能会受到影响。
重重制裁压得中国半导体踹不过气来,整个行业弥漫着一股沮丧的情绪,甚至有人发问,中国半导体能不能行,中国芯片还能不能搞出来?这些年国内半导体产业习惯于依靠国际供应链,现在原有发展路径被彻底颠覆,如何破局,前路茫茫,大家难免无所适从。陷于围追堵截的中国半导体,像极了当年被围追堵截的红军。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逼迫长征,在围追堵截中,跌跌撞撞的红军,血战湘江之后,8万人马打成3万。可贵的是,尽管陷于重重包围,突破口在哪里,落脚点在哪里,红军一无所知,但必胜的信心并没有丢。从1935年的2、3月份四渡赤水开始,红军行军轻灵飘动,重获主动,摆脱围堵,走出失败阴影,走向新生,走向最终胜利。这给今天同样处于黑暗中的中国半导体产业莫大启示:无论困难多大,必胜的信心不能丢。只要斗志昂扬,坚持到底,就会出现转机,就能取得最终胜利。
必胜信念并不虚空。尽管从中美对抗的角度来看,中国半导体产业确实弱小,但我们在很多领域有积累,有市场,有人才,也有产品。尽管先进制程和设备受到制裁,国产设备突破也有困难,但我们在其他方面可以大有作为,随着时间推移,卡脖子问题总能找到办法。在这片饱含希望的热土上,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没有信心,就没有人可以挽救中国半导体。现在要做的是,认清困难,坚定信心,调整思路,专业应对。
一、困难
一,美国制裁是中国半导体长期的禁锢。对美国放松、取消制裁不要心存幻想,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只会更严厉,不会放松。之前有企业试图通过律师、游说公关公司等渠道来应对制裁,个别企业有成功案列,但龙头企业和整个产业不能以此脱困。制裁中国是美国政客最大的政治正确,制裁中国高科技公司,更是政治正确中的政治正确。加之美国科技霸权主义炽盛,长臂管辖已成传统,制裁手段多样,所以不要幻想美国制裁有放缓的可能。
美国以一国之力来制裁一个企业时,无论多么优秀的企业,面临的不是好坏,而是生存问题。尽管有华为这种在制裁下屹立不倒的例子,但制裁还是对华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中国只有一个华为,华为的自救能力不是其他企业可以效仿的。譬如某公司,被制裁之后,设备受限,发展逻辑和基本面完全改写,国际客户、国际合作伙伴全部流失,业绩严重下滑,不得不裁员缩编。一个大有前途的企业,好不容易实现技术突破,获得国际竞争力,正要大展拳脚,突然被卡住喉咙,生存成为最大的任务。这是中国半导体企业在制裁下的一个缩影。
美国制裁是一个新常态,牵扯的面会越来越广,措施会越来越严厉,节奏会越来越短促,这种局面下中国半导体必须做好长期戴着镣铐起舞的准备。
二、中国半导体的真实认知。前段时间,《美国打压,日荷跟进,中国芯片奋力一搏还是盖牌走人?》一文刷屏,产业发展现状触目惊心,在熟知产业的半导体圈内也引发大讨论,竟然也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见很不统一说明,政府和产业界对中国半导体的认知和现实差距很大。
认知决定着决策,决策决定着行动。作为专注半导体产业的领先智库,芯谋研究有责任郑重其事地提出这个问题,请认清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确认识自己是产业取得成功的前提。
半导体产业比较复杂,长期以来,部分企业和媒体迎合揣测领导和民众心意,报喜不报忧,弄假当成真,或者模糊报道,夸大报道,譬如半导体产业的通线、量产、试产、样片这些前提性的、模糊性的、片断性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在报道时不做清晰地阐释。有的干脆故意误导,给产业造成了很多误解。前段时间某著名经济学家以讹传讹:如果ASML不卖给中国光刻机,3年内中国攻克光刻机,将来中国光刻机成本低,ASML将不得不全面退出光刻机市场。
这种说法在业界看来极其荒谬,但竟然被有很大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认同并公开宣讲,可见对半导体的误读和误解到了什么程度。
著名学者做此类表达的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种常见现象。大牌学者对产业不熟悉,也不去做求证,他们牌子大,路子广,嗓门高,听众多,别管他们眼中的半导体是收音机还是芯片,他们都敢指点江山。这到底是他们认知有限,还是揣测领导想法故意迎合不得而知,但这种误读、误解、误判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很大障碍。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