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日荷联手的分析及思考
(2023-02-01 09:37:10)
标签:
产业点评时评杂谈 |
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1月27日,外媒称荷兰、日本与美国达成对中国禁售部分DUV的协议。西方媒体称此协议为拜登制裁中国取得的里程碑式胜利。尽管具体制裁细节还没有公开,但据芯谋研究前期了解,制裁细节大概率如下:一强化甚至立法禁售EUV光刻机;二在DUV的禁售上,可能最新一代或者在研的先进DUV光刻机禁售,普通DUV大概率不在禁售名单。
这次制裁对产业有哪些影响,芯谋研究的思考如下:
一、影响
第一,此次制裁是西方对中国先进芯片限制的查缺补漏,最终形成了事实上的完整闭环。西方在半导体产业处于主导地位,而美国掌控着西方,尽管其他西方国家心有不甘,但美国对保持科技优势的态度坚决、霸道,在其压力之下其他西方国家不得不跟随美国。要明确认识到,西方在制裁中国的方法和范围有分歧,但对限制中国获得先进技术没有分歧,中国产业要对西方的封锁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总体而言,对于这项制裁,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各方的意料之中,早有心理准备。
第二,这项制裁影响不可谓不严重,但不是至暗时刻,更不是天要塌下来了。中国先进工艺节点早已被限。芯片制造环节众多,缺一不可,除了光刻机之外,别的设备和技术已经受到限制。只是光刻机名气太大,太过光鲜,成了先进芯片制造设备的代名词。姑且不论日本和欧洲的设备,美国设备占比就在30%左右,譬如外延设备、刻蚀设备、薄膜设备等。美国之前的制裁就让中国先进芯片制造比较艰难。现在日本和荷兰的加入,只是让限制加码。所以此次制裁的溢出效应没那么明显,并非有些媒体所谓的至暗时刻,过度悲观没有必要。
第三,此次制裁可以说是先进芯片制造受限的最后一只靴子落地,固然对产业有不利影响,但更能激发产业自立自强的决心。让产业更加认清现实,放弃幻想,从浮躁回归务实,踏踏实实做好研发,解决好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然半导体自立自强需要时间,过程也充满艰辛与波折,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芯片制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只有低调务实地埋头赶路。正如ASML的CEO所言,中国光刻机制造需要时间,“但最终他们会到达那里。”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