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参议院通过“芯片法案”,细节、影响及建议
(2022-07-21 12:32:44)
标签:
产业点评时评 |
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据CNBC 7月20日报道,美国参议院周二投票通过精简版立法,将提供约 500 亿美元的补贴,支持美国芯片制造。本周末或下周初还需要美国众议院的最终投票,尽管因为一些局部问题,法案的通过还存在变数,但鉴于半导体是美国全球主导能力的核心要素,该提案又是美国两党合作的产物,而且这段时间已经扫清了关键障碍,芯谋研究认为该法案大概率会获批。
当美国学习中国半导体扶持政策,将对全球半导体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对中国的影响将更为深远。作为专业的研究机构,芯谋研究做出以下分析。
一、细节
首先,资金明确且快速到位。法案计划5年内拨款502亿美元,2022财年拨款240亿美元,2023财年拨款70亿美元,2024财年拨款63亿美元,2025财年拨款61亿美元,2026财年拨款68亿美元。
其次,关于资金的使用权责划分极为清晰。资金的协调部门,执行单位,监督部门,各个环节所需经费,事无巨细的罗列清楚。譬如美国商务部负责半导体激励和研发计划;每一财政年度,2%的资金用于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的工资和开支、管理和监督,每年有500万美元供商务部监察长使用;国务卿可将每个财年基金中最多500万美元用于研究半导体供应链活动的工资和开支,管理和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据我们了解与分析,该法案扶持对象以制造企业为主,特别是龙头企业。尤其明确的目标是重建美国国内芯片制造能力,通过减税等措施鼓励在美国建设工厂。该法案原始文本的主要作者德克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强调,如果美国失去了先进半导体制造的第一年,美国GDP 可能会萎缩 3.2%,损失 240 万个工作岗位。
此外,值得我们借鉴的是,美国扶持现有企业,龙头企业的做法。只把钱交给这些经过市场千锤百炼的成熟企业。美国政府要做的只有监督落实,而不会拿钱去从头创造一个新主体。新造一个新主体谈何容易,政府要先要找到能够担当大任的帅才,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然后再为其配备管理团队,市场团队,技术团队,熟练工人。这个团队是否称职,是否能够产生协同反应,几乎如开盲盒一般全凭运气。其中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危及项目的成败。
美国此次扶持政策是综合学习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扶持政策,但显然这份作业抄出了新高度。而且拜登政府明确表态,该法案的目的就是避免美国半导体受到中国供应链的影响。在此情形之下,中国半导体该如何应对?
二、影响
美国试图通过精简版立法加速其对本土半导体产业支持的做法,再一次反映出来美国对于半导体产业的重视,尤其是对半导体制造产业的重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缺芯情况得以改善,芯片产能逐渐步入正轨的条件下,美国仍对半导体制造产业进行大肆投资,并还在加速这一进程的做法,值得我们警惕。
由此可见,美国将扶持本土产能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既定的目标来执行,没有因为产能紧缺的动态变化而调整扶持政策。他们的产能建设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权益之计是真正将芯片产业作为重点和核心来发展。当这个政策以法案的形式推出,确保其扶持政策的延续性。
在对国际影响方面。首先,美国加大并加速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会引发全球半导体竞争。在美国重塑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领先地位过程中,强调以半导体制造为核心,引起了欧洲、日本、韩国等半导体势力的重视。导致他们开始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加剧了全球半导体区域生态系统的竞争。
其次,欧、日、韩等地区开始纷纷效仿美国,针对半导体领域推出长远政策支持,其本质在于维护本土半导体产业链的实力。这种做法加剧了各大势力对本土半导体实力的保护,使得全球半导体贸易局势陷入不稳定的状态。
第三,美国认为拥有半导体制造能力是重申其在全球半导体领域中的重要环节,产业链会随着半导体制造能力而发生迁移。美国期望通过加速本土半导体制造的建设,实现利用规模效应降低行业成本,将此前流出美国的国际人才资金吸引回来,使得产业链上更多的国际企业转投美国市场。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