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疫情,我想到的三两事

(2020-02-10 17:29:12)
分类: 文军芯点评

 

世事难料,新十年里的第一个春节,我们会是以这样的方式度过。

 

如同往年的此刻,街头巷尾依旧是处处张灯结彩,但岁岁年年,此年不同,路上行人寥寥无几,商场酒店门可罗雀。那些火红喜庆的装饰缺少了人流的装点,在萧瑟的寒风中显得格外的刺眼。

 

这个春节,没有锣鼓喧天,没有觥筹交错,从大年三十直到如今,每天都过得像下着瓢泼大雨的周末一样——窗外淋着大雨,不能出门,只能躲在家里等待着期盼着晴天的到来。打开电视机,又或许只是为了让房间里平添一些热闹的氛围来,只有一遍又一遍重播着的春晚,在努力地提醒着人们春节的到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们的影响,远不止一个春节或者一个季度那么简单。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这次疫情的重大影响,而我们的半导体产业也不例外。

 

武汉是这次疫情感染的源头,受到的影响最大,但同时武汉也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重镇。不仅仅拥有着长江存储、新芯和弘芯等晶圆厂,还有着光谷的一系列光通讯企业,对全国半导体产业链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武汉之外,本次疫情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影响也是全面且深远的。

 

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大规模的人流聚集需要被避免——本次春节假期的延长就是出于这方面因素的考量。而晶圆厂的劳动密集程度虽然不及封测产业,但也是人流聚集封闭的场所,为了防范疫情而带来的开工率降低是不可避免的。不仅晶圆厂,封测厂,整机产业链,系统厂商,整个产业链,因为工人延期返厂、工厂延期复工所导致的产能下降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

 

除了普通工人的欠缺带来的影响之外,高技术人才的流失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加伤筋动骨。Fab还在运转,但是很多来自台湾韩国等地的技术人员归期未定,这将给Fab后续正常的运转带来极大的困难。另外,设备商后续的支持问题以及因为交通管制而带来的原材料运输的问题也会存在极大的隐患。

 

但更长远的影响在于我们对国际人才的吸引。高端人才和全球化人力资源的欠缺一直是我们半导体产业无法回避的痛。此次事件,或会增大我们在全球吸引高端人才的难度。记得之前国内某家半导体公司曾经邀请几位国外的华人专家来国内工作,但因为其家人对雾霾、食品安全等生活因素的顾虑而作罢。不少国内企业也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外国专家愿意加入,但希望在国外工作。此次事件后,或许我们又需要更为努力地去吸引国际人才。

 

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此次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比较大。后续类似于美国国务院将中国列入按照规定不得访问的红名单这样的事件还是有可能出现,产业的节奏将随着疫情的发展起伏。

 

全球经济已然是一体化的了,就像半导体产业链也已经是全球一体的一样。如果因为疫情的原因而影响到了世界制造工厂,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全球产业链的需求,这对于我们刚刚复苏的半导体需求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牵一发且会动全身,此次牵动的可不只是一发一丝,而是牵动了产业的一条链,一张网。或者这个接下来会对半导体产业有着严重的影响。

 

疫情来势汹汹,需要严阵以待。新的变化会带来旧的业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某些商业模式的摧毁,但也可能是某些新商业模式的诞生。由于疫情的发生,导致假期的延长,许多企业选择了在家远程办公的模式。人们出于应对本次疫情以及未来其它突发事件的考虑,可能会增大对远程办公、远程教学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需求,这些都是用成熟的技术去开发新的应用场景的机会,从而给cis、视频处理以及网络连接芯片等带来较快的需求增长。而因为未来在线的趋势可能会增强,所以对datacenter来说可能是个促进。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也将成为推动产业需求增长的一个机会。在飞速发展的电子产业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产业变化本身,但不管行业如何变化,对半导体的需求持续上升还是可期的。

 

因为需要自主隔离的原因,这些日子我一直闲赋在家。相比以往繁忙的工作,可以说得上是“偷得浮生数日闲”。而正因为这个原因,让我有机会静下来好好地思考了一下我们的产业现状。近年来,我们的半导体产业热度持续升温,这对我们的产业发展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不是在于“速度”,而是在于“坚持”。希望藉由本次疫情带来的热度转移,所有的决策者们都有时间能好好审视手上的项目,能做出更为适合的判断与准备。

 

遥记得03年的非典,和今年的肺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给我的印象却丝毫不同。03年时自己还在读研究生,学校关门,集体封闭。那时候老师也不给学生压力,基本每天就是吃好喝好,看书写字,锻炼身体。基本没太多更深的印象。

 

今年就不一样了,从学生到中年,对内既要说服家里的老人,又要保护好小朋友;对外既要考虑同事的安全,又要联系海外的朋友给武汉的朋友购买一些应急用品;在此之余,还要考虑这个事件对产业、对自己企业的影响。或许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外有事业,又牵挂产业,担心疫情,中年焦虑会更多几分。

 

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乱和苦难,或许从贸易战、到今年的情况,或许每一代人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