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芯谋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在上海盛大召开

2017年4月1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芯谋研究(ICwise)在上海盛大召开第三届芯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本次峰会主题为 “芯”为中国,“谋”略天下。近300位政府领导、投资界领袖和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层齐聚一堂,共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大势!
本届会议“规格更高、环节更全、针对性VIP会议更多、效果更好”,受到了参会嘉宾的高度认可和评价。本次会议没有任何媒体和自媒体参与,是产业内高层领导的闭门会议,确保了会议的沟通效果。参会嘉宾汇集了海内外知名企业的高层、国内相关领导、几乎所有国内基金的合作人。据统计,本次参会产业内的董事长与CEO 接近300位,汇集了全球和国内主要半导体全产业链公司的高层。
第三届芯谋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议程
13:00-14:00
14:00-14:50
14:50-18:00
18:00-20:30
14:00-14:10
14:10-14:20
14:20-14:30
14:30-14:40
14:40-14:50
14:50-15:20
王占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董事长
15:20-15:50
Mark Papermaster:AMD 首席技术官兼高级副总裁
15:50-16:20
Steve Kelley:安靠科技 首席执行官 CEO
16:20-16:50
16:50-17:20
路
17:20-17:50
17:50-18:20
李廷伟:歌尔集团
副总裁/北美及欧洲区总裁
工信部电子司刁石京司长致辞,首先感谢了社会各界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关注和支持,接下来,他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观点:
1.成绩显著,但差距依然巨大。目前中国的产业规模接近4500亿,三年增速保持两位数,去年达到20%,成绩的取得不容易;
还需要实现两个根本的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还没有根本改变,产品集中在中低端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产业现在很热,积极性很高,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做大做强需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市场占有率、对产业新技术的贡献、大企业的引领能力、产业体系完善。需要做好几件事:创新和协同,领袖企业的共同攻关,7纳米和5纳米,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等。
2.当前面临的形势。一是对IT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有新的机遇。现在进入到效率优先的阶段,应用带动着我们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的提升,对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其他产业的支撑。二是,Moore定律以及More than Moore继续发挥作用。三是,新技术体系的创新对我们的集成电路提了更高的要求;四是,集中融合和细分并存。
3.信息产业的发展对集成电路提出更高要求:实现高端芯片的突破;生产提升要满足我们的主要需求;封装突破;构建创新体系,提升发展能力。
当前的主要工作:突出重点,核心关键核心的运用;加强生态构建的基础;深度融合和系统优化;
要注意的问题:各地的产业避免过热,生产线的上马,要从长远的持续成长的角度去考虑;打造产业创新体系;继续发挥好大基金的作用,进行下一期的融资;加强资金和产业的融合;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周子学在发言中,对芯谋研究特别抬爱,他认为芯谋研究的会议质量很高,高端的分享平台;芯谋研究的诞生和发展是顺应了产业的需求,产业需要非常及时的信息供企业、政府参考,需要机构发表专业、独立的见解,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本人也是“敏而好学”的年轻人,值得学习。
在中国,集成电路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基础,去年中国集成电路增长很快,行业对智库的要求越来越高。
芯谋发布了及时的信息和分析报告,希望今后能发布更加及时的,结合支持政府的政策,企业在国际化背景发展地更好,希望芯谋研究发展地更好。
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有“沉舟侧畔千帆过”,也有“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个行业需要大家更加理智和谨慎。紫光集团/长江存储赵伟国董事长这样形容当前的集成电路产业。
他在致辞中首先阐述了中国为什么要搞半导体?信息安全是一个因素,但另一个因素更重要:对于国家安全的重大影响,对于中国而言,自身企业的生存和社会稳定而言,集成电路是基础性的产业;
对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赵董事长认为,市场纵深、资金纵深、人才纵深几大因素决定了中国能做起来集成电路。其中人才的纵深包括海外归国人才、中国本土人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
还需要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在全球范围内集聚最优的人才;二是需要钱,需要足够的资本;三是需要时间。
对于潜在的风险,赵董事长认为,地方政府的过度热情可能隐含着失败的风险;纯投资机构的介入,抬高标的价格,也增加了风险;外资的企业还不能对中国企业的发展保持很好的心态,需要有长远的打算。

国家重大专项02专项总师、中科院微电子所叶甜春所长发表致辞,他认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差距在技术、市场和产品,但,跟世界的主要差距不在技术,而在市场和商业模式。
十几年前,所有的IP,所有的装备,所有的机台都是进口的,但是现在中国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已经有了自己的相关储备,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实力,可以进行尖端技术的攻克。现在,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技术的积累和平台已经形成体系,装备和材料也初见成效。
在关键技术、创新技术和未来技术,缺少的是面向未来产品的创新技术和下一代产品的技术
国内的研究院校在微电子研究上有点迷失了方向,需要在建立“中国的IMEC”,12寸的研发线,科研院校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张素心会长,业界的响应是对芯谋的最好评价。感谢芯谋研究对于行业协会的支持;代表华虹集团对业界支持表示感谢;代表个人感谢文军。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王占甫董事长发表演讲,《坚持市场化方向 支撑产业持续发展》
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演讲:
一、大基金首期的主要成效:始终坚持市场运作机制;凸显财政资金放大效应;极大提振产业发展信心;基金投资收益预期良好;总体达到基金设立目标。
一是关于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向奥巴马提交的咨询报告《持续巩固美国半导体产业领导地位》。思考:合作共赢应成为重要选项。
二是关于国内上马12英寸晶圆生产线的问题。思考:应坚持主体集中,严控风险的原则。
三、大基金后续工作的考虑:1.市场化: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
2.延续性:启动基金二期相关工作 3.时间进度:一期、二期在时间上无缝衔接4.总体规模:考虑未来五年的产业发展需求 5.投资方向:适度扩大投资范围,应用、软件、生态建设等,泛半导体领域 6.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研究考虑发起设立中外(或中美、中欧等)合作基金,投资合作项目,实现共赢。
需要进行的核心突破。提升高端通用芯片等大宗产品的供给能力,聚焦优势企业,推进整合重组,加快规模发展。主动积极开展国际并购与国际合作。
中微半导体尹志尧董事长发表演讲。尹董促进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的出台,他如数家珍地谈到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言辞恳切,语重心长。
一、目前对核心材料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设备和材料工艺是芯片工艺的基础,需要更精准的设备工艺,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投入;
二、产业发展需要三足鼎立:钱、人才、政策,人才和政策是短腿,三腿短两腿,很危险。尹董几项具体的呼吁让我们陷入深深地思考;
三、产业政策从引进技术来料加工要升级到自主创新的支持,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都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四、资金投入对于企业的挑选和要求需要结合产业的发展规律。

歌尔集团 副总裁/北美及欧洲区李廷伟总裁带来《全球智能制造企业的机会和挑战》的演讲,从智能终端运用的角度,阐述对芯片的要求。
近300位朋友从全球各地专程来参加第三届芯谋领袖峰会。芯谋研究感激万分。但我们的千言难以表达对各位的感谢,芯谋的万语难以形容对业界的感激。唯有努力工作,发愤图强,在大家的帮助下,与产业共成长,与业界同历练,写更多优秀的文章,出更多权威的报告。早日把芯谋研究做成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才能回报大家的支持,不辜负大家。
关于芯谋研究、芯谋峰会、芯谋报告和芯谋服务,如大家有后续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联系方式为gu@icwise.com.cn 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