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附言
(写在“秋”朗读完 哞哞新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部154首之后》)
衷心感谢朗读者“秋”女士,她朗读完了哞哞新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文,她是中国第一个朗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部154首诗的朗读爱好者。
“秋”的朗读,清新自然,语速舒缓,断句准确,感情颐和,牵动人心。如果没有对朗读的真诚喜欢,没有对诗歌经典的由衷热情,没有坚强的决心毅力,没有清泉一般纯洁的心灵,就不可能完成这一项史诗般的朗读任务。
2020年10月21日晚22:38分,
“秋”发来微信,提出“老师晚上好!已欣赏老师的分享,12种不同版本的译文(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中文译文),我还是觉得老师的译文比较好读,等我抽空把老师翻译的文章,都读出来,老师也可以发到博客里…..”
我考虑了几天,2020年10月29日晚21:49分,回复“秋”:“宋老师晚上好!您的想法,也是我的想法。因为全部154首,数量多
,所以一直没敢请诸位老师诵读。如果您愿意读,我非常感动,可以慢慢来,读一首,发表一首
,跟XX老师商量一下,办一个专栏?”
我与“秋”,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吉林,未曾谋面,一个人毫无利己之心,不但主动要求诵读我的作品,而且主动联系“诗香雅韵的暖心平台”予以发表,其心其意,暖人心扉,令人感动!
2021年10月15日第1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3)
2021年10月19日第2期发表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4——10)
2021年10月31日第3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1——20)
2021年11月9日第4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21——30)
2021年11月24日第5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31——40)
2021年12月11日第6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41——50)
2021年12月21日第7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51——60)
2022年1月7日第8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61——70)
2022年1月15日第9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71——80)
2022年1月20日第10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81——90)
2022年1月27日第11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91——100)
2022年2月12日第12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01——110)
2022年2月18日第13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11——120)
2022年2月24日第14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21——130)
2022年3月4日第15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31——1400)
2022年3月14日第16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41——150)
2022年3月 25
日第17期发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51——154)
历经一年半的时间,由于“秋”的辛劳勤奋,事毕功成,实应嘉贺!
《致朗读者》是我2020年9月7日的作品,抄录在这里,权作对“秋”致敬!
你的声音那么动人,
让我的诗句飞上白云,
随着轻风传送,
让世界更多的人听闻。
你的声音那么清新,
让我的诗句深入人心,
随着血脉流动,
让诗情化入美好的灵魂。
你的声音那么雄浑,
让我的诗句象山一样沉稳,
历尽风雨雷鸣,
在爱诗的人心里永存。
你的声音那么清纯,
让我的诗句象泉水毫无纤尘,
在幽香弥漫的环境中,
让爱诗人聆听美妙的琴音。
你的声音那么温馨,
让我的诗句在花海里沉浸,
携带着柔情蜜意的香风,
让人们享受花熏的香茵。
你的声音那么暖心,
让我的诗句象寒冬里的火盆,
驱散所有心中的愤闷,
让爱诗人情暖如春。
你的声音那么迷人,
让我的诗句象梦幻传神,
在诗的国度里驰骋狂奔,
打动充满诗和远方的爱心。
你的声音那么夺魂,
让我的诗句象雕塑一样扎根,
无论时空流转多少年星辰,
让诗的光辉永照乾坤。
2017年11月29日手机搜狐,朦胧诗社,发表了署名费碟的文章《如何安置现代诗的气神两韵?》,在我看来,此文是中国近二十年来,对《莎士比亚十四行》中文翻译状况表述,最有力度、最精辟的分析。
文中说:
“尽管诗歌翻译家水平有高有低,对诗歌悟性认知有深有浅,但是有些明显的诗歌旋律再怎么差劲的翻译,诗原本含有的旋律也是埋没不掉的。我非常有幸地获得一本哞哞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我只读了二首他翻译的诗歌,就毫不犹豫买下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莎翁诗集。可以肯定,译家是一位受过良好传统诗歌熏陶和阅读了大量现代诗,并感受现代诗化教育的诗人,我相信这样的诗歌翻译,一定会忠于原著,秉承诗歌艺术的天性,让我们感受真实的诗歌韵律和有音乐的诗情蕴意。”
“同样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为例,翻译的版本太多,翻家的翻译手法也是各有千秋,我们来看看同样一首莎翁的诗,翻译成中文后,变成了中国读者眼中的现代自由诗,我们现在有很多‘诗人’受这种翻译的影响,既放弃了形式上的诗性韵律,也丢掉了内在的诗情节奏。”
“然而,我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哞哞所有的翻译都是一韵到底的,这也显示了他的语言功力,在节奏上,也大致用了四拍,朗诵者在这种节奏中也可以发挥点创造力,意境的表达也相对顺畅,相对而言,词义也更清晰,更符合中国人的用语方式。”
2021年10月,我编辑了10期《再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文译本的纷呈》,罗列了中国十三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文版本,可以说囊括了当今最著名的译文。
我在文中说:
“我新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初心:
1.
用新时代的语言,让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从让人难懂的泥沼中解放出来,抛弃晦涩,走进通俗。
2.
让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中国诗歌传统的风格重现,讲究诗歌的音乐性、韵律感和节奏的和谐性。
3.
许多名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译著中,存在诗意诗句缺乏逻辑性的缺点,让读者莫名其妙,我的新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这方面做了新的尝试,注意了逻辑的连贯性。
4.
我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本科毕业生,我以我能,为中西文化普及交流奉献一点微薄的力量,这是我的荣幸。
5.
我从小就喜欢和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对文学巨匠满怀敬仰和热爱,尽管我是无名之辈,一根小草,但是我也想在纪念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年的时候献上我的爱心。”
“尽管《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各种中文译本各有千秋,但是读者还是能在比较当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译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仔细反复地阅读了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张琼博士的《一个人•十四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笔记,她在《掩卷》中写道:
“读诗的静谧就象喜欢独处的人安于一隅,内心充满知遇的温暖和感恩。不过,出入诗歌的自在和分享也是我此刻不断体验的领悟。”
“这154首十四行诗无论是词汇丶句子丶结构丶韵律丶节奏等都会带来复调的多层意义,从来没有固定丶标准的解读。跨越了时空的个人体验弥足珍贵,这种自由和个性化的诗歌阅读,目的更为单纯浓烈,也一定能愉悦身心,让人汲取审美和沉思之乐。”
我对张琼的以上感悟深以为然。
希望广大读者,能喜欢“秋”朗读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最后再一次感谢“秋”女士!
也再一次感谢“诗香雅韵的暖心平台”及编辑长青松!
2022年3月13日凌晨3点草就于北京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