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美丽新世界”

标签:
微信运营微信营销微营销微电商 |
分类: 微信营销 |
当自媒体成为一个流行词汇,并被作为瓦解传统媒体的有力武器时,自媒体的商业模式却面临着诸多不确定。
广告的诱惑
过去的2013年,自媒体成为“风口上的猪”。他们甚至“登堂入室”,出现在通常只有传统媒体人出现的媒体新闻会上。2013年5月,淘宝10周年晚会,龚文祥和鲁振旺作为自媒体代表持代表证入席;2013年底,京东邀请了30余名自媒体和电商行业人士到海南参加了一个小型活动,并宣布聘用他们为京东的顾问。
“我真心地相信自媒体广告有价值,”明道副总裁、原《天下网商》执行主编许维说。
最先让人们意识到自媒体有广告价值的是程苓峰。2013年1月17日,程苓峰发了一条表示愿意利用自己的微信账号“云科技”为企业进行推广的微信,广告报价是:1天1万元,3天5万元。微信发布不到半小时,唯品会就举手接招。
抱团尝试
受程苓峰1万元一个广告的刺激,一些自媒体人开始自发成立微信自媒体联盟,准备抱团做事,其中一个是由鬼脚七牵头的微信自媒体广告联盟,另一个是由青龙老贼等牵头的WeChoice。
不过,两个月时间不到,第一批自媒体联盟就开始宣布解散。“有人把它当做兴趣爱好,有人把它当做一件大事,有人把它当做一项事业,大家在商业化的问题上看法不一样。”搜狐IT主编、被认为最成功的自媒体人之一的潘越飞对记者说。
“我们当时就是想做自媒体经纪人,现在做的也是这个事情。”青龙老贼表示,在WeChoice的基础上,他们成立了WeMedia联盟。WeMedia翻译成中文就是“自媒体”。
“之前WeChoice没太想做商业化,而WeMedia想尝试商业化的东西。”青龙老贼说。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虽然做自媒体的人很多,但能做到程苓峰和《罗辑思维》那样高度的却少之又少。“凭借单个人的力量去做很难,而且,现在越来越难,需要大家抱团,互相借力”。
少数人的游戏
《罗辑思维》的主讲人罗振宇现在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去寻找新鲜的话题。“这种坚持当然也会让我感到疲惫。一天两天早起没关系,试想整整一年看不到头儿地必须持续这件事,压力有多大?”他表示,他最早一下午能录四五期,现在最长一次他录了9个小时。
持续、新鲜、有价值的内容生产,对于任何一种媒体形态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有限。“在电视台,有确定的时长、明确的选题方向、生产流程。这里什么都没有,想说多长说多长。一件事完全没有扶手的话是很可怕的”。
为了获得内容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巨头加入到“讨好”自媒体人的队伍中来。腾讯推出了“大家”,百度上线了“百度百家”。
2013年12月14日,百度大张旗鼓地邀请了一群自媒体人远赴桂林游玩了一圈,宣示百度百家自媒体平台诞生。然后,程苓峰、谢璞等自媒体人便开始宣布通过百度百家的广告引流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这些自媒体日进斗金的消息,让更多的人希望加入到自媒体圈子。但卞海峰认为,大多数人看到的,都只是自媒体浮华、虚假的一面。
“自媒体账号越来越多,想要突出自己也就越来越难。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互联网分析师、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在2013年底加入了WeMedia联盟,在他之前联盟里已经有了90多位成员。
与网站的竞争规律一样,自媒体也只是少数几个人在媒体的联合帮助下突围了出去。对于更多的自媒体人来说,运营自媒体账号只是一次玩票性质的尝试。大多数知名自媒体人都有着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并不依靠微信自媒体赚钱生存,比如曾航是手游公司“触控科技”的战略总监,潘越飞是搜狐IT的主编。“自媒体本来就应该是兼职。”潘越飞说。
按照青龙老贼的想法,自媒体肯定不是一种终极形态,未来一定有老的自媒体人可能会退出联盟,也会有新人不断地加入,但联盟作为一个服务平台肯定会存在,可能会扮演孵化器的角色。(文/朱晓培原载《财经天下》)
作者:方建华,著有"微信营销与运营解密",当当网现在可以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