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赠金笔转载: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2023-12-30 04:53:15)
分类: 乐悠游世界(中国)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原文网址:@新浪博客 http://t.cn/A6lQ2RY3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九转大肠鲁菜翘楚
     即使是在鲁菜的“大本营”山东,山东人也未必下过几回正儿八经的鲁菜馆。连鲁菜涵盖什么,都不见得讲出一二,更不用说在餐桌上品评这些鲁菜“精品”了。
     最能“打”的北方菜
     一位美食家说“鲁菜是鲁菜,山东菜是山东菜”。道尽某种独特现象。而这与四川、湖南满大街的川菜、湘菜相比。鲁菜自己“老本家”山东,打着鲁菜旗号的饭店却不多,比如在济南说济南菜,甚至只简简单单叫个“土菜馆”的饭店都特别多。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糖醋鲤鱼,鲁菜代表作,历史可追溯至宋代
      鲁是山东的简称,顾名思义,所谓“鲁菜”,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山东菜。但在刻板印象里,一提到山东特色,人们本能地与煎饼卷大葱、黄焖鸡、把子肉等食物相连。尽管同样出身于齐鲁大地,但它们远不能进入鲁菜的正统体系。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把子肉,山东日常食物的代表。
      其实在山东本土,鲁菜分为三大菜系,济南菜、胶东菜与孔府菜。从字面上即可知,前两者暗含“山东济南”和“中国青岛”的battle,一个擅长烹制内陆山珍,另一个精通海味。孔府菜则是文化外显,承载着儒家礼食的思想。但无论哪个菜系,实际上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淘洗。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山东的海鲜大餐,质朴而生猛。
     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孔子在此地提出众多饮食训导。现今人们常听到的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及《论语》中的“十三不食”原则。有了思想基底,人们对食材、刀工和技法的要求自然就高起来。汉唐过后,山东孕育出不少大族世家。为昭彰贵族身份,人们在食物上花起心思。食材要新鲜、优选,口味也要追求更丰富、更有层次。
     恰巧,山东域内物产丰富,正契合了他们需求。省内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海拔不高耕地面积广大。黄河又在此行经,胶东地区更是毗邻黄渤海。当外部的人们为温饱发愁时,一些名门望族的餐桌上已经有了更高端的食材,譬如海参、黄河鲤鱼。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葱烧海参,鲁菜经典之作。
      唐代,鲁菜在制法上趋于成熟。临淄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无物不堪食,唯在火候,善均五味。”由此足见,当时人烹制鲁菜的水平之高。当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鲁菜只是在某个特定阶层间流动。段成式之所以能有如此评价,是因为他的父亲是相国,其家中有众多分工严密的庖厨。
      明、清时期,鲁菜更是走出山东进入京城,一些孔府内宅饭食流于官商之家。自此,鲁菜因其精细和豪侈,成为正印官府菜。在整个华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都无出其右。看过其历史源流,再思考鲁菜为何没能成为平民百姓吃食,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何鲁菜在本省火不起来?制作精细,食材讲究,按理说,鲁菜应当收获众多拥趸。可为何鲁菜却并没有预想中的那样火爆呢?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很“东北”的拔丝地瓜,其实是一道鲁菜甜品。
      首先,要回到山东物产丰富这一条件之上。它给鲁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材,却也让鲁菜出现众多“竞品”。既然谈及山东菜,那我们不妨放眼整个齐鲁大地:
      鲁西地区坐拥微山湖水产极丰盈:香辣大鲤鱼、微山湖漂汤鱼、丹皮焖甲鱼,皆可成为百姓餐桌上主打菜。济南所在的鲁中,一块软烂肥而不腻的把子肉,再往米饭上浇些肉汤的搭配,或许更得普通人青睐。到鲁南,蒙山全羊、沂蒙炒鸡的粗犷豪放外加大酥肉、瓦块鱼、扣碗鸡等菜品构成的乡村宴席,更是压制了鲁菜的“扩张”。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沂蒙炒鸡,一定要沾饼子吃。
      沿版图向东,淄博、潍坊也有当地的特色吃食。淄博美食不用赘余,但凡上社交媒体的人,都能听过淄博烧烤的名号,以及博山炸肉、琉璃地瓜、豆腐箱子等博山菜的名号。至于潍坊,用软饼卷猪下水的朝天锅,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再向东,就是青岛、烟台等地。平价易得的海鲜只需简单蒸煮加工,便能够让人幸福饱食一顿。显然,鲁菜想要在这些地方占得一席之地,并非易事。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曾经屡次登上乾隆皇帝的餐桌,豆腐箱子可绝对不简单。
      食材之外,鲁菜的技法繁复难以工业化,也极大限制其出圈。俗语讲:“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在鲁菜师傅眼里,汤是百鲜之源。做菜前,先要调制“奶汤”“清汤”“三套汤”。
      奶汤,由母鸡、猪肘、猪骨熬制而成,白亮鲜美。清汤则会在此基础上加入鸡脯泥、肥鸭,熬出的汤头以咸鲜为底口。三套汤,则是孔府菜里的概念,它中和了二者优势,最熬出醇郁之味。有了汤,菜便有了灵魂。清汤加持下,可做柳叶燕窝、全家福。奶汤辅助下,则有奶-汤蒲菜、八宝布袋鸡、汤爆双脆等等。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奶汤蒲菜,滋味鲜美清淡。
      而在制法上,鲁菜更是集大成者,熘、爆、炒、蒸、煎、扒、炸、焖,几乎无所不在。就以九转大肠为例,它前后要经历洗套煮蒸焯炸烧多重步骤,才能达到酸甜苦辣咸五味皆具的效果。
     这些技法里,鲁菜尤以“爆”见长。油爆、酱爆、芫爆、葱爆、盐爆... 猛火的催逼下,食材快速断生,既保留原汁原味,同时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与调味品的融合。这相当考验厨师的功底。在一个追求速食、擅用味精,以及半成品温热后即可登上餐桌的时代,鲁菜的“没落”也在意料当中。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爆炒腰花,一道非常考验厨师功力的“家常菜”。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桎梏着鲁菜发展,那就是菜品稍显昂贵。淄博烧烤之所以火爆,除了味道说得过去,还因为它价格实惠,人均三五十块,能吃个肚歪。但用这些钱,进一间鲁菜馆,也许可选的范围就大大减少了。想博得寻常人喜爱,可能最终归宿,还是要讲求性价比。
     山东人不吃鲁菜,因为鲁菜在天下
      人们不免好奇,既然如此,鲁菜又为何撑得起八大菜系之首的名号呢?这个就要从鲁菜对各大菜系的影响说起。
      京菜受鲁菜影响极大。《食在宫廷》一书中写道:“明朝都城移到北京时,宫廷里的厨师大部来自山东,因此山东风味便从宫中、民间普及开来。”也差不多自那时起,鲁菜显耀京城。北京有八大楼,其中七家均是鲁菜馆,这足以说明其影响力。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看似普通的山东小吃油旋,竟也入选“非遗”,因其融合、保留了北方面和油的混合的香气。
      除了鲁菜传统中的固有菜品,京菜还做相应创新。比如京酱肉丝,焦溜丸子。但实际上,这些菜品也无外乎是“酱爆”做法的改良与延展。与北京紧邻的天津同样深受影响,罾蹦鲤鱼可对标糖醋鲤鱼,老爆三、锅塌三样等菜品也能在鲁菜中溯源。如果拒绝说那是模仿,那不妨称其为对鲁菜的致敬。
      不只在北方,鲁菜在南方地位同样不低。而从菜品维度看,宫保鸡丁在川鲁地区皆有。但其源头是鲁菜里的酱爆鸡丁,后来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才有了宫保鸡丁。如今,在国外的中餐馆的菜单里,必定有其存在。当然,和它紧邻的很可能是左宗棠鸡。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山东版“宫保鸡丁”。
      实际上,鲁菜的痕迹也早已潜入寻常百姓的家中。很多家常菜的味型和做法,都是传承自鲁菜。也许有人会疑惑,平时也没听谁这么说过。那就让我们简单提及一些菜品,黄瓜、鸡蛋、胡萝卜、木耳和里脊肉构成的醋溜木须,油焖大虾、干烧鱼、爆炒腰花、四喜丸子,其实都有对鲁菜的承袭。也就是说,人们在吃鲁菜时,很可能并不自知。
      当一些人唱衰鲁菜时,其实他们日常所食大概率涵盖在鲁菜体系之内。只不过山东人不愿以此为噱头,整日邀功罢了。在“庙堂”之外,鲁菜早已实现了接地气。或许受中庸的儒家文化影响,鲁菜不喜声张,这便让人们在某些时刻忽视了它的存在。
山东人,不认识鲁菜?
 山东的街头美食。
      现在,如果再有人问为啥山东人不吃鲁菜,答案就更明晰了。不是不爱,而是太爱,并且还在用更多的美食丰富着山东的饮食文化。你以为你没吃过鲁菜,其实,餐桌上处处都是鲁菜。(信息源自《地道风物》)
      “山一程,水一程”:画川邀您一道云游祖国的秀丽河山,和华夏自然景观近距离交流,饱览城市发展巨大变化,探秘深藏浅露的古镇乡村,了解四方人文的血脉渊源,分享各民族的民风民俗,品赏地方特色产品风味,熟悉东南西北的美食佳肴,戏说旅途中的逸闻趣事 —— 不亦乐乎?画川居士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