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笔杆子 作者:宝丰 来源:云南小小说
局里缺乏笔杆子,材料没人写,工作成绩也宣传不出去,局长为此大光其火。
来年招聘大学生时,人事处长便长了个心眼,准备把毕业于名牌大学中文系的小郑招到局里工作。小郑大学期间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还是省作协会员。小郑的笔试、面试成绩都不错,在局里开会定人时,人事处长特意把小郑那厚厚一摞作品剪贴本带到了会上。局长用胖胖的手翻看过后,鼻孔里“嗯”了声,说了句“这小伙子底子不错。”事情就这么定了。
一无靠山二无金钱的小郑,能分到局里工作,心里对局长万分感激。但让他倍感失落的是,刚进局里时局长几乎不分配任何工作给他,局里可是每天都有写不完的材料啊,而写作正是他的专长。别人写不好材料,局长便当着小郑的面猛剋执笔者。这分明是局长信不过自己,小郑心里很不服气,从此跟谁较劲似的,玩命地看文件、写材料,在摸透上情、熟悉下情上下功夫。局长每次安排别人写的材料,他都暗地里动笔写一遍。当然,为了避免别人嫉妒,小郑并不把这些材料呈报给局长。渐渐地,他原本并不太擅长的机关公文,在他手里已操作自如。
半年后,局长终于安排小郑写一个往上级机关报的经验材料。士为知己者死。小郑熬了个通宵,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他自认为这份标题新颖、内容详实的材料会博得局长好评。但整整两天后局长才把他叫进办公室:“你这份材料,观点还可以,但内容太空洞,你拿回去再斟酌斟酌。”一听这话,小郑满头雾水:这份材料,有观点有事实,空洞从何谈起?他正要分辩,局长已不容置疑地把材料扔到他面前。小郑只好拿起材料退了出去。
小郑冥思苦想一个晚上,又补充好多事例进去。这么一来,事例倒是充分了,但又给人拖沓、累赘之感。果然,材料呈上去后,局长写上“太臃肿、不得要领”的批语又退了回来。如此反反复复三四遍,材料仍过不了关,小郑都快愁白了头。
这天晚上,小郑冲了个冷水澡头脑一激灵,冷丁想起自己到局里报到前,大学里教写作的老师对他传授“秘诀”:写材料要多表扬、突出领导。抱着一试的心态,小郑在材料中突出了局长作用,说该项工作局长如何如何重视,全力以赴抓,等等,还编造了不少事例。材料送审后,连小郑都觉得有些脸红。但局长看后,长长地舒了口气,脸笑成一团花:“不错,立即上报!”
从此,小郑写材料时,便尽可能地突出局长,局长也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中夸奖小郑脑子活文笔好,而且几乎把所有材料都“压”给小郑。材料有小郑包着写,别人便清闲起来。小郑见同事们整天吃喝玩乐逍遥自在,自己经常为炮制材料加班加点,熬得人瘦毛长,心理开始失衡了,声称下辈子再也不吃写材料这碗饭。
此言传到局长耳里,局长大摇其头:小郑这人啊,优点不少,但缺点也明显,最致命的就是还不成熟。别人以为小郑这下完了,心里幸灾乐祸,同时认定写材料是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尽量少沾为妙。小郑开始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好在他写材料已算高手,再怎么敷衍,出手的东西也比别人强。
两年后,局长被提拔到上级机关任职,他点名要带小郑走,小郑先给他当了一段时间秘书,后来被委任为机关一个部门头头。小郑原单位的同事们都后悔得要命,说早知该死的材料有这等功效,当初即使悬梁刺股也要把它操练好呢。
相关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