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赠金笔转载小小说:高手

(2024-01-31 05:44:23)
分类: 小说诗歌相声杂文回忆录等等、
小小说欣赏:高手(2023-08-03) 新浪博客沙漠王子
原文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12015022
    【高手竞技】侯发山&余显斌&张学鹏
    【江淮小小说沙龙编发手记】 高手竞技说《高手》。本期推出的三篇小小说《高手》作者分别为侯发山、余显斌、张学鹏,三个人,三段故事,虽然时间不同,背景不一,但说的都是高手。侯发山的《高手》,立意奇,蓄势足,大量的侧面描写是一大特色;余显斌的《高手》,把立意藏在故事之中,让读者在故事中明白,想成为真正的高手,关键在自己;张学鹏的《高手》有着传统武侠之风,一场比拼,不仅让人看到了高手的武功,更看到了高手的胸怀。三位小小说高手,联手奉上的《高手》值得一读。
高手  文/侯发山
  在乱世,习武的人不在少数,说得高雅一点,强身健体保家卫国。说得俗一点为了能够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不受他人欺负。康百万和周二爷都是河洛地区数一数二的士绅,有钱有势有头有脸,少不了看家护院的,外人不一定靠得住,更愿意把至亲培养出一身本领,于是,康家的少爷康小勇周家的公子周明便结伴来到了温县陈家沟。
  “上至能能下至哼哼,大人小孩都会扑腾”,“喝了陈家沟水,都会翘翘腿”,这些都是从陈家沟流传出来的顺口溜,可见陈家沟习武成风,民间诞生了不少太极高手。陈长兴便是其中的一个:陈长兴,字云亭,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受业于其父秉旺,太极拳械出神入化。成年后以保镖为业,在武术界享有盛名,被称为“牌位大王”,意即平日练拳姿势端正,久而久之,不管走路还是站立,都立身中正。无论看戏赶会,站立千万人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推搡,他脚步丝毫不动。凡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自陈长兴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祖规,收下“偷拳”的杨露禅为徒后,上门拜师学艺的趋之若鹜。
  康小勇和周明,有幸成为陈长兴的徒弟。陈长兴教他们的是太极拳之老架,其站桩立身端正落地生根,不偏不倚,稳如泰山。从起式、金刚捣椎,到当头炮、金刚捣椎、收式等七十二个动作,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实则暗含着无穷之力,真的是“劲牵四两动千斤,变化神奇后制人。拳扫狂风驱虎豹,拳击霹雳震乾坤”。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年期满,康小勇和周明辞别了师父,回到了巩县。
  邙山头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头目唤作“座山虎”,去周二爷家滋扰了两次,第一次周明施展拳脚,一脚踢折一个喽啰的腿,一掌打死一个喽啰。第二次“座山虎”的一只眼让周明给打残了,若不是“座山虎”逃得快,怕是要一命归天。周二爷很是高兴,心说犬子去陈家沟没有白学,也不再心疼自己付出的几十两银子的学费。后来康小勇上了邙山,不知道他用什么招数,居然收编“座山虎”,壮大了康家的团练。为此,官府还奖励了康小勇,老百姓也到康家门前敲锣打鼓,有庆贺的意思,也有感激的成分。周二爷气不过,以为陈长兴让康小勇吃了偏食,把自己的绝招传授给了康小勇,如若不然“座山虎”也不会服帖。
  周二爷便乘船过黄河来到陈家沟,找陈长兴问罪。
      陈长兴听了周二爷的一番诉说,捻着胡须,呵呵一笑,说:“周掌柜,老夫给你讲两个徒儿在习武期间的一件小事。”“悉听尊便,周某洗耳恭听。”周二爷心气难平,满不在乎地说。
  “有一年冬天,那天下大雪,我让徒弟们野外跑步。每天十里地,雷打不动。途中,看到一个小乞丐饿晕在路边,小勇就把自己身上棉袄脱下来给小乞丐穿上,然后背着他回来了。老夫当时还质问小勇,师父若是不收留呢?小勇说,您要是不收,我就背回康家庄园...”周二爷打断陈长兴的话,说:“这跟练武有何关系?”
  陈长兴没有接周二爷的话茬,继续说道:“那天小勇救助小乞丐的时候,贵公子阻拦他,让他别管闲事。小勇把小乞丐背回来后,又坚持跑完十里路。从那天起,老夫就相信,小勇这样孩子能干大事。”“所以您就把绝招交给了他?”
  “老夫对徒弟们都一眼看待,也从来没有‘留一手’。”陈长兴摇摇头。“康小勇为何能制服‘座山虎’?明摆着他比周明技高一筹嘛。”周二爷不服气地说。
  “学艺先学德,做人德为先。德有多高,艺有多深。”说罢,陈长兴意味深长地看了周二爷一眼... 周二爷脸红了一下,似乎还想辩驳。
  陈长兴接着说道:“那个小乞丐在老夫的武馆休养一段时间,后来自己走了上了邙山,跟着‘座山虎’混饭吃。第一次去周家抢劫,就让周明把腿给打折了。”“活该!”周二爷愤愤不平地说。
  陈长兴说:“若不是小勇上山说服他们,让他们改邪归正,听说‘座山虎’还准备伺机报复周家呢。这些土匪也都是良民出身,被逼无奈才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
“就应该把他们千刀万剐!”说这话的时候,周二爷咬牙切齿。
  “真正的强者,不在于打趴下多少人,而在于扶起多少人!”陈长兴轻轻叹了口气,像是说给周二爷,又像是自言自语。
     选自《天池》(半月刊)2022年第11期、入选各地中考阅读试题
    【点评】 侯发山的小说喜欢说故事,这篇《高手》同样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但与他的其它小说有所不同的是,这篇小说并没有在故事叙述下功夫,甚至有意淡化了故事。“真正的强者,不在于打趴下多少人,而在于扶起多少人!”当侯发山借陈长兴之口说出这句话时,读者就会明白,他敢于淡化故事的底气所在,也明白了陈长兴的太极拳为何能够“长兴”。
    侯发山,河南省小小说学会秘书长,郑州作协副主席,郑州商学院客座教授,巩义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作协主席。著有小小说集24 部。有7部作品被搬上荧屏。有上百篇入选全国各地初高中语文试卷。部分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高手 文/余显斌
  在本市,谈到周经,没人不知。他是“雕刻圣手”周成山的儿子。他的出名,不是他雕刻技艺高超,而是他在父亲死后,就将父亲开办的雕刻铺子生意,做得一天不如一天了。大家指教孩子时总是说:“好好学习,别学周经啊,看将他爹的技艺没学好,将牌子砸了。”说完,大家就摇头。
  小镇石雕,周家最为著名,现在看来小镇石雕要败了。周经听了气得鼓鼓的,可又说不出话来。更让他生气的事,接踵而来。那天,他拿着一块上好的石料,在那儿雕琢着,本来是准备雕刻阿嵯耶菩萨的,可是,石头一下子崩掉黄豆大一块,他傻住了,洁白的石料上出现一块红斑血色的。阿嵯耶菩萨腮边出现一块红斑,笑话嘛!他坐在那儿,皱着眉,叹着气。这时,身边也出现一声叹息声,他回头一看,一个青年站在身后。
  他问:“干嘛?”“救... 你。”青年说。“救我?”青年略带结巴地说,眼前难题无法解决了吧?自己就能替他解决。周经火了,心想你谁啊?一个结巴,你有我厉害啊,我是谁的儿子你知道吗?青年笑着说,自己如果不行,到时赔他损失;如果行,铺子上的牌匾自己就摘走。周经哼了一声,让开了。反正要报废的石料,死马就当活马医吧。青年笑着,坐在石雕前,拿了錾子,开始雕凿起来。石雕慢慢变了,阿嵯耶菩萨变成了一个唐朝女孩,发髻高挽,一只手正在朝发髻插花,丝绸衣袖款款褪下,露出白润的胳膊,脸上微微笑着。周经点点头,提醒:“红斑点呢。”
  青年一笑,卖关子呢。他的錾子继续动着,唐朝女子耳朵上就缀着一颗红豆,猩红的红豆。这个石雕,一色的白,被一点红点缀着,格外典雅,格外醒目。
  周经咂吧着嘴道:“你...”青年说:“咋样?”周经说不出话来,看着青年。
  青年说:“既然你... 没话说,我就摘匾了。”说着,他拿了凳子,将“雕刻圣手”的牌子摘下,临走说,如果周经觉得能超过自己了,可以找自己比赛,自己将匾重新还回来。周经气呼呼道:“我知道你在哪儿住啊?”
  在青年的叙说中,周经才知道,原来,青年由于结巴,非常自卑,躲在家里怕见人。他喜欢石雕,于是,就打问到了周经爹的手机号,加入后告诉他,自己喜欢石雕等等。周经爹就详细地给他讲解雕刻的技艺,有时,用微信给他发来各种图片。慢慢的,他的雕刻手艺出来了,他参加了一个石雕展获得第一,自卑心也慢慢没有了。然后自己开了石雕铺子,由于雕刻技艺高超生意风生水起。其间,他听说师傅离世,周经将师傅的铺子经营得一塌糊涂,于是,就匆忙回到黔西南州,来到小镇。他拿过师傅的招牌,就是不想周经将这个老招牌砸了。他办起分公司,招收学徒,不想让师傅的手艺丢了。
  他对周经说,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吧。周经叹口气:“我爹教儿子不如教徒弟用心啊。”“怪你... 自己。”“怪我?”周经不解道。青年说,你整天玩着,缺乏匠心。随后又道:“记住,师傅引... 进门,修行在个人。”周经听了,不说话鼻尖直冒汗。他也感觉,爹离世后,自己是放任自己了,整日玩着手机,没好好钻研石雕。他跟着青年,重新开始学习起雕刻来。
  现在,小镇的雕刻已经成为品牌。几乎所有青年,都成为这个公司的员工了,当然,也包括周经。那些喜好石雕的人,车水马龙,来到小镇。小镇的旅游业,也跟着红火起来。
    选自2021年第2期《双月湖》
   【点评】 余显斌同样是一个善于说故事的小小说高手,他的很多小小说都有着一个很吸引人的故事,这篇《高手》延续了他以往的风格。“雕刻圣手”周成山的儿子的周经,没有学到父亲的高超技艺,眼看要将父亲创下的牌子砸了。文章的开头即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偏偏又遇到了对手,牌匾也被人摘去,周经的命运究竟会怎样?相信读者迫不及待地看下去。这篇小说的故事算不上太新奇,立意也算上不太新奇,但却写得一波三折,让人欲罢不能,读者掩卷之后不能不感叹,余显斌果然是个说故事的高手!
    余显斌,男,教师,《读者》《意林》《格言》等签约作家,至今出版文集二十二本,几百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千余篇,《知音》《杜牧的江南》《一轮中国月》等一百六十多篇文章被各种考试选做考题,获各种奖项奖六百多次。
 
高手 文/张学鹏
  但凡练武之人,都想成为高手。清朝末年,江南青溪城雷雄风就是一位高手。雷雄风祖辈世代习武,他二十岁精通十八般武艺功力非凡。雷雄风的父亲雷一飞,人称“江南第一高手”,因为早年在一场南北拳的对决中败于对手,郁郁而终。
  雷雄风为重振家业,遍访名师。十年苦练,集百家拳术之所长独创一套拳法,这套拳刚柔相济,快如闪电,招招伤敌于无形,名曰:雷电拳。雷雄风把这套拳不断加以改进,更加威力无比。雷雄风利用雷电拳,击败江南前来挑战的各路高手,一时名气大振,闻名前来拜师的人络绎不绝。雷雄风开馆教武广收门徒,取名“雷电门”。
  那时江南一带倭寇猖獗,搅得沿海人民不得安宁,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朝廷腐败内忧外患,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风雨飘摇。百姓为了保家卫国,习武之风渐盛。雷电门武馆在这样背景下逐步发展壮大。雷雄风经常击败各路高手傲视群雄,以天下第一自居。
  一天中午来了一位老者,自称是北拳传人,早闻雷电拳赫赫有名,特来领教。雷雄风一看:老人一袭白衫,身材矮小,鹤发童颜,气度不凡。雷雄风拱手道:“老人家远道而来,请堂上用茶。”老者微微一笑,说:“不用了,武林中把雷电拳传得神乎其神,今日老朽特来切磋,还请雷兄手下留情呀。”
  雷雄风早就想找北拳一决高下,为父雪耻重振南拳雄风,不料今日竟找上门。雷雄风哈哈一笑,说:“明人不做暗事,大家都是武林中人,比武输赢将如何?”老者答道:“如果我输了转身就走,从此不再踏进江南半步。”雷雄风道:“我若败了就关了雷电门,拜你为师。”
  在比武场上,老人白衫齐腰,雷雄风黑衣裹身。一位是北拳老将,一位是南拳霸主。因为这场比武不仅仅是这两个人的输赢,还关系到南北拳的强弱,青溪城一时万人空巷,比武场台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见台上一黑一白,拳脚翻飞,时而打成一线流风,时而战成一团光影... 两人战了一百多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负。突然,老者跳出圈外,缓缓说道:“雷电拳果然名不虚传,老朽实在佩服,今日算是平手。明晚,咱们在城西最高峰上再决高下。”雷雄风喘着粗气,答道:“前辈老当益壮,在下很敬佩,好,明晚不见不散。”
  翌日夜晚,月黑风高,乌云压顶,天上划过一道道闪电,耳边传来阵阵雷声,惊起峰顶松柏树上的群鸦遁向夜空。雷雄风施展轻功登上峰顶,老者已在峰顶等候。老者见到雷雄风哈哈一笑,指着面前的一个石磨道:“雷兄能把这盘石磨举过头顶,就算你赢。”
  雷雄风看了一眼石磨,倒吸一口凉气,石磨至少有五六百斤。雷雄风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是为了一雪父耻,战胜北拳,雷雄风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力运两臂拼尽全力,勉强将石磨举过头。此刻,雷雄风听到了自己的骨架在叭叭作响,血冲顶冠一阵眩晕,不得不立即放下石磨。老者轻捋银须哈哈大笑道:“雷兄果然臂力过人,老朽佩服。”说完扬长而去,瞬间隐在夜色之中。
  雷雄风又看了看石磨,仍在后怕。突然,黄豆大的雨点砸落下来,砸得雷雄风头皮生疼,也砸醒了他的脑子:这峰顶四周无路可走,石磨是如何上来的?老者才是真正的高手啊!这样,他既顾全我的面子,又不至于让我步爹的后尘啊。雷雄风急忙向山下望去,只见整个青溪城笼罩在风雨雷电之中,哪里还有老人的身影。
  从此以后,雷雄风不再跟人比武,修身养性,传授武德。雷雄风积极响应朝廷号召办练民团,大兴习武之风扶危济困,打击倭寇抵御外侵,保卫一方平安,终成一代宗师。
      2011年第6期《绝妙小小说》、2011年12期(上半月)《小小说月刊》
     【点评】张学鹏的《高手》,是很传统的武侠小说的写法,这篇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却胜在机巧。雷雄风的故事告诉我们,哪怕你能“独创一套拳法”,你也只是一个“高手”,距离一代宗师,还差得远哪。因为要想成为宗师,仅靠技艺是远远不够的。习武如此,其它行业也是,写作又何尝不是呢?此文亦可为写作者鉴。
      张学鹏,河南虞城人,虞城县作协副主度,本科学历,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微小说学会会员。已在国内多家刊物《百花园》《小说月报》《北方作家》《骏马》《天池》《小说月刊》《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特别文摘》《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一千余件。作品连续多年入选各种权威选刊、年度选本、排行榜及各地中高考阅读题。获首届木兰文艺奖、第四届世界华语文学小说上榜作品奖及多次全国征文赛一、二、三等奖。著有诗集《乡村之恋》、小说集《一树繁花听鸟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