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之二:超好听的口笛与长笛,实在难忘的故事...

(2023-07-14 04:43:53)
分类: 小说诗歌相声杂文回忆录等等、

连载之二:超好听的口笛与长笛,实在难忘的故事...

个兵的军笛 之三:哈哈,“魔术施”的春晚

  (2012-09-12)
      八一刚过金秋伊始,老兵奏响《金秋乐章文化季》。精彩纷呈,好戏连台。欣赏之余,不由想起那时的军营那时的我。
     回想那年,部队春晚。那叫一个热闹,至今忘不了。刚当兵,心里话想家,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春节。可是,那年的春晚,真有家的感觉。哈哈,真的是有些乐不思蜀了。
     晚会地点,在机库。主持人兼大牌主演,就是我们内场地勤一号首长老施。老施是“嗓嗨宁”(上海人 ),不标准的普通话,夹杂着吴侬软语,亲切、逗乐:我,伐会(不会)魔术,大魔术搞勿来(搞不了),就来个天女散花,请鼓掌...
     一把扑克牌,在他手间翻飞,变出了种种花样。又让观众找出了一个大鬼,插入牌堆之后反复洗牌。最后,见证奇迹的时刻来到了:老施抛出满把的扑克牌,犹如天女散花。一张扑克牌脱离了大部队,直奔靶标(一个泡沫塑料板),牢牢地钉在了上面。那张牌,就是那个老鬼。哇,精彩!
     领导谦虚,还说不会魔术,这可不能轻饶了他。欢迎再来的掌声中,老施故作严肃:同志们,春节喜庆,咱们应该喝酒。但是喝多了,就会怎么样那?边说边拿出一个大个的火柴盒。报幕:喝醉的火柴盒!老施伸出了一个手臂,将火柴盒放在手背上挺立,边作动作边配音:立正!向同志们致以春节问候!火柴盒频频点头,向观众不停致礼。配音:今天春节真高兴,多喝点!火柴盒不停地后仰,豪饮。配音:哎呦不好,喝醉了!火柴盒一下子就倒在手背上了!配音:我,我,我没醉... 倒下的火柴盒,努力地起身。抬起一点,倒下。又抬起一点,又倒下了... 哈哈哈,全场观众笑翻了天。
     春节晚会了,我也有拿手好戏。一个欢乐的小短笛,让“我是一个兵”乐曲更加昂扬。那一刻,有当兵的自豪,有对军营的热爱... 演出结束后,拉住老施不放,硬要老施传授秘技。咱也知道,魔术师技不传人,可咱们可是官兵一家亲啊!老施拿把说,叫个师傅吧。就这么着,我也学了两招。如何变得的,不用您叫师傅,想学咱就告诉您,哈哈。

个兵的军笛 之二:哈哈,“魔术施”的春晚

  (2012-09-02)
    八一刚过金秋伊始,网上老兵奏响《金秋乐章文化季》,精彩纷呈好戏连台。欣赏之余,不由想起那时的军营那时的我。
     参军时,没带什么。一只八分钱的军笛(没有膜孔的笛子,笛音高亢嘹亮),随我一起参了军。一开始难免想家,吹起笛子似乎也没了以往的高亢。并不嘹亮的笛音引来一些战友。有一位竟从俱乐部(其实,就是食堂)里找出一架罕见的大提琴。咱们合奏?战友提议。哈,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看看那位五大三粗的战友,看看自己的短笛,犯愁!咱们试试? 战友催促,要不咱们就练练我是一个兵?
     于是,开始合奏。还别说,浑厚的大提琴配上高亢的短笛,耐听。古人云: 高山流水觅知音。看如今,下里巴人也能奏出时代最强音。个个都是大嗓门的战友随曲高歌,一帮兵也能交响乐!演出队伍仍在扩军,有二胡有扬琴,还有小提琴... 十八般兵器各显其能,听众们都在唱,这场面令人激动啊。
     不久,师里文艺汇演。场站领导要求:咱们海军航空兵地勤,要体现出咱们的特点!大家都挺犯愁,这海陆空三合一的技术兵种,还真不好体现,是个技术活呐。想来想去,没辙。既如此,干脆就来个喜闻乐见的我是一个兵。平日常练日渐成熟,三军将士都会唱,大家都欢迎啊。
     汇演那天,激动。大操场,坐满了飞行员、地勤和兄弟部队。也许,是扩音器的效果,高亢嘹亮的乐曲今日更加激昂。一只短笛,吹得发热。其中的华彩部分,是用丹田之气带动喉部发出“吼音”(笛子技巧之一),吐露出军中豪情。哈,自己都有些陶醉。
     演出后,出公差。数九寒天戴着地勤厚厚的棉帽,顶风冒雪去拉煤。解放牌大卡车经过桥洞时,背风而立的我,头部重重地与桥底亲密接触。半昏迷中摘下棉帽,流了不少血。去卫生所有个小女兵惊叫:你不就是那个我是一个兵,怎么流血了? 女兵面前咱不能装熊,痛苦中挤出一丝笑容:我,我,我还行... 
     后来,当飞行员的姐夫给我寄来一套口笛,小巧精致音色动听。这是他在北京战友文工团的弟弟特意寄来的。看过一些口笛演奏令我惊奇:如此动人的乐曲,竟然是如此简单的乐器发出的奇妙音色:一首苗岭的早晨,竟有如此意境!而一首世界名曲罗马尼亚的著名乐曲云雀更是别具一格,昂扬欢快可谓天籁之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