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趣文:“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名著《红楼梦》里便有此典故。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居然来源于如此有趣的传说。以讹传讹,埋没了一篇颇为传奇的好故事。看来,好友相助也是大有学问的。如若不然,岂不是白费一片好心抑或辜负一片好心?
而好友互助亦如此。当然在回报朋友好意相助时,“以牙还牙”的调侃了一番,足见真正好友的倾心相助充分信任,和亲密无间的调侃。在文中: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这是多么好的朋友,才能开这样的玩笑!而且“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
历史传奇: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在名著《红楼梦》里,也有这个典故: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据说源自“苟
杳吕洞宾”,以误传误流传至今,岂不伤透好人心?
吕洞宾成仙之前,原本是读书人。与苟杳(音:gouyao)是同乡好友,两人结为兄弟,共居吕家。有一天吕家来一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欲将其妹许配给他,便将此意告知吕洞宾。吕洞宾担心苟杳贪恋床笫之欢耽误仕途,就谢绝了朋友好意。没想到苟杳听说林家小姐貌美如花,非常动心。吕洞宾思索良久还是同意了,便对苟杳说: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阻拦了。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成亲之后,我先陪新娘子睡三晚。苟杳听后大吃一惊,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同意了。
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跑前跑后张罗到晚上。送走了宾客,吕洞宾进了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在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见新郎如此用功,深感欣慰。没想到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早上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如此,林小姐不免伤心难过。
第四天,苟杳进入洞房,看见娘子正伤心落泪。连忙安慰。林小姐低头哭诉:郎君为何一连三夜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的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头一看更是惊诧不已:丈夫怎么换了个人?好半天,夫妻俩才明白个中缘由。苟杳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才用此法激励我啊!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而去了。一晃八年过去了。吕家不幸失火,所有财产化为灰烬。吕洞宾和妻小只好在残砖破瓦的茅屋里寄身。后来为了生计,吕洞宾只好找苟杳帮忙。一路历经千辛万苦,吕洞宾终于找到苟杳府上。苟杳听后非常同情,热情接待了他可就不提帮忙的事情。吕洞宾一连住了几天一两银子也没拿到,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吕洞宾远远发现,自己的家破茅屋换成了新瓦房。再走近家门,更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大门两旁竟贴满了白纸。难道家里死了人?吕洞宾慌忙进屋,只见院子里停着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吕洞宾愣了半天轻叫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以为是鬼。吕洞宾再三解释之后,娘子才信以为真。原来,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人来帮忙盖房子,盖完房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哭的死去活来。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
吕洞宾心下明白,操起一把利斧把棺材打开,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信。吕洞宾打开读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这才如梦方醒,苦笑一声:贤弟,你这帮忙,帮的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传来传去竟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