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小小说:年画,自古至今是春节之标志。年画人物又多为财神,自然有其历史渊源。过去有为富不仁的成语,当然也有商人赚钱修身治家助国平天下,而名震一时的大富商。地方志载商人赚钱而施之于大灾荒,当然称得上修身治家助国。年画迎合百姓免灾求富之愿望,例如一些年画上边,画着三个大富商沈万三、康百万、阮子兰,犹如封神榜一一列名,与百姓在春节同庆,这也算得上名垂青史了。
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20150227
地方志载:道光二十三年六月特大洪水,河决中牟,大溜趋朱仙镇,经通许、扶沟、太康入涡会淮。朱仙镇受灾严重,贾鲁村再次遭淤...
开封护城墙外灾亦重,数十里田舍淹没,境中沃壤变成沙卤之灾。
这一段讲述的,便是黄河决堤之灾。道光皇帝下令堵口,但经费严重不足,圣旨又不能违抗,这就让河道总督朱襄很是为难,没有足够银子,堤坝修复灾后重建等诸多问题解决不了,最终朱襄则以“失职渎职办事不力”撤职查办。慧成接任了总督职务。这差事明知就是烫手山芋,慧成还得“谢主隆恩”愉快接受。慧成去的时候是九月份,堵口任务正处在关键时候,还有每日四五万军民的生活费用,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都摆在慧成面前。他知道伸手向朝廷要钱,那是寡妇死儿没指望,只有从下边想办法——他召开河南各府县乡绅协商。名义是“协商”,实际有“摊派”意思。
当时,河洛康家来的代表是康道平。慧成已经打听清楚了,康家不仅在河洛地区,在整个中原一带都是首屈一指的富商。他见康道平年纪尚轻,不觉皱皱眉头说:“老掌柜怎么没来?”康道平忙说:“回大人的话,老父年逾古稀身体欠安,不能亲自前来。”慧成捋胡须“嗯”了一声,不卑不亢地说:“本官这就派专员去巩县看望老掌柜。”康道平是康应魁的二儿子,已经接任了康家的大小事务。他忙对慧成说:“大人,在下这次已带15万斤粮食,20万布匹,50万两银子。”慧成不觉一怔,他听说河洛康家识时务,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只是这次缺口太大,康家这点捐赠根本不够。康道平看到慧成眉头不展,忙又说道:“大人,在下来时老父亲已经交代过了,如果还需要康家帮忙,尽管开口。”慧成盯着康道平,心说难道康家还有保留,没有竭尽全力?
康道平似乎知道慧成的心思,说:“大人,康家虽然能力有限,但可以再挤兑出80万两银子,同时还可以说服跟康家有生意来往的合作伙伴,如山东阮家,千儿八百万不敢说,百儿八十万还是有保证的。”“如此甚好,本官替朝廷谢谢康家,替十万河工谢谢康家。”慧成躬身施礼,感激不尽。在场的那些大户人家,看到康家少掌柜如此慷慨,也都纷纷表态,有的捐8
万斤粮食有的捐10万两银子... 同时,通过康家从中运作,山东阮家也捐了60
万两银子。
河道竣工后,慧成特意到巩县康店拜访了康家老掌柜康应魁。一番寒暄之后,慧成说:“老掌柜,这次修筑堤防,康家功不可没。直说吧,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本官解决不了的,上奏朝廷。”“谢谢大人!”康应魁拱手连连,接着说道,“老朽什么都不缺,如果想当官,早就捐(官)了。银子吧,一日三餐一张床,不求奢华,也够花。”
“那您为何还要捐款捐物?”慧成不解问道。康应魁淡淡一笑说:“文人出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商人赚钱,修身治家助国平天下。”慧成似有所悟。康应魁继续说道:“无钱赚钱,有钱用钱,自己用,社会用,国家用,用完再赚吗?不就是这个理儿?再说,黄河治理好了,康家的船跑起来更顺溜。”
康应魁话虽这样说,慧成心里边依然觉得有愧于康家。回到开封,正值岁末腊月,年货已经陆续上市了,其中就有年画。那些年画内容广泛,各类武将门神、灶爷、财神、观音、八仙、寿星、戏曲人物、耕织农作、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卉动物、仕女、娃娃、风光景色等等应有尽有。慧成也知道,年画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马平安等祈福迎财、驱灾避邪的愿望。他忽然发现,这些年画中更多的是财神。他不由心中一动,忙着人请来雕刻年画的画师鹤年。
鹤年一辈子都在作坊画年画,从未跟官府打交道,见了慧成战战兢兢请安话都不会说。慧成笑笑打消鹤年顾虑说:“本官问你,为何年画之中多为财神?”鹤年说:“大人,俗话讲,财神年画到家,财神年年到家。家家户户都希望财神到家,都渴望好日子,所以,为迎合众人心理,财神年画就多一些。”“财神是谁?”“赵公明。”“有这个人物吗?”“大人英明,在历史上没有姜子牙封神这回事,也不存在赵公明这人。”慧成说:“既然赵公明子虚乌有,本官想请你画活财神,可否愿意?”“大人吩咐的小人不敢不从。活财神到底是谁?”“明代的沈万三,当朝康百万、阮子兰。”“都听说过...
大人高见,这些活财神能给人希望,起到激励奋发的作用。”
从此,康百万走进了年画中。接下来康家的生意更是做得顺风顺水,红火得跟灶膛里的火炭似的。如今,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一孔窑洞里还悬挂着一幅木版年画。该年画宣纸质地,长33厘米宽22厘米,是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馆长参观康百万庄园时所赠珍贵礼物。年画上边刻着三个人物,分别是沈万三、康百万、阮子兰,上边还刻有“河南康百万,打渔在江边,打得有多少,堆得如泰山”的字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