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小小说: 一个木加一个吉,这个字是桔。读音:[jié] 或 [jú]
。形音义皆有吉祥之意。晏子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除去那些神神道道的唯心说法,正如文中语:“世上凡是有生命之物,都是有灵感的。花草树木也一样,你关爱它,它必来回报你的呀。”
橘树
作者:马宝山
陕西人刘公,在兴化县做县令。一天,刘县令办完公事,在院里海棠树
下饮茶。一个当差的领进来一位道士说:“大人,这位道长,看您在院子里饮茶,想讨几杯茶喝。”
县令叫仆人再沏一壶茶来,请道士喝。道士没喝几杯,就说喝好了。从禅袋里取出一棵树苗,栽于一个茶碗大的小花盆里。树苗只有一拃长,道人说:“贫道没有什么好东西送大人,就送这棵小橘树吧”
县令看一眼小橘树苗子,很是不以为然。这时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高高兴兴来到茶桌前,说:“爸爸,妈妈给我做的生日衣服好看吗?”
县令前前后后看过孩子的新衣服,连连说:好看,好看,很好看!
道人知道,今天是这个孩子的生日,把桌子上的橘树拿到手,说:“这盆小树不足以大人玩赏,就送给女公子吧。”
女孩子看了这盆小橘树,非常喜欢,就接到手上。道士叮嘱孩子说:这棵橘树苗要七天浇一次水,每天中午要放到阳光下晒一个时辰。女孩子听过点点头,就把橘树送进自己闺房里去了。她遵照道人的嘱咐,天天中午把橘树放在阳光下晒一个时辰,七天浇一次水,早晚还要细心护理,唯恐这棵小橘树受到损伤。
小橘树渐渐长大了,就移栽到再大一些的花盆里。等到橘树长到一把粗了,女孩子把它移栽到一个很大的花盆里,天天晒一个时辰的阳光,七天浇一次水。这一年春天,橘树开花,结果了,刘公的任期也满了。他们一家收拾行装准备回陕西老家。因为橘树有一人高,携带实在不方便,商量着不要了。小女孩子抱住橘树哭起来。家人哄她说:咱们只是暂时离开这里,过不了多久就会再回来。女孩子相信这些话,不哭了。她担心他们一家走了,怕橘树被别人砍伐,非要看着家里人把它移栽到后院的隐蔽处,她才放心地跟着父母走了。
女孩子回到陕西之后,一直细心读书,常常梦见自己在橘树下看书、写字、画画。女孩子长大了,成为家乡最知书达理的贤淑女子,嫁给一个姓庄的读书青年。第二年青年进京赶考,考中进士,被朝廷委任为兴化县令。女子就随丈夫重返兴化,住进原先的院子。她一直担心被他人砍伐的橘树,依然在后院蓬蓬勃勃生长着,枝头上结满黄橙橙的橘子。
老院工告诉女子:自刘公离开后,这棵橘树长得很茂盛却从不结果。今年满树累累果实是第一次呢。女子很是惊异,丈夫在任几年,橘树年年果实累累。后来女子生下一个男孩子,总喜欢带他到橘树下玩耍。孩子长大些便在橘树下教他识字,背诵诗词。
第四年,橘树忽然憔悴不堪,不像从前那样茂盛。女子对丈夫说:“夫君怕是在兴化任期不长了。”夫妇二人正忧烦,家里来了一位道人,讨几杯清茶喝过,问:“夫人似有什么心事?可说与本道听听。”女子就把家里事说给道人。
道人听完,说要到后院看看那棵橘树。夫人就领他到后院。道人摸摸树干,再摘掉有些枯黄的树叶子,说:“叫人挑一担水来。”仆人就挑来一担井水,又带来一把水勺子。道人伸出食指,在水面上写写画画。再接过水勺子,一勺一勺往橘树根上浇水。一担水都浇完了,橘树上的焦叶一片片落下来了,又一芽芽新叶长满枝头。
妇人觉得道长是个神人,仔细端看,一下子想起六七岁时,送她橘树苗的道人,就“啊——”了一声:“师父,您、您就是当年送这棵橘树的神道吧?”道人捋捋胡子,呵呵笑:“橘树本来是送令尊大人的,大人不大喜欢就送你了。橘树,就是吉树,你不仅喜欢,还精心培植呵护,橘树就送吉祥于你,于全家了。”夫人说:“我只是喜欢橘树,并没有什么奢求啊?”道人说:“世上凡是有生命之物,都是有灵感的。花草树木也是一样,你关爱它,它必来回报你的呀。”
果然,庄县令任期一满,不仅没有免去官职,还升任为洲官。他赴新任走的那天,院子里的橘花盛开,花香四溢,满街人都能闻到香味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