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最好玩?就去植物园 (澳洲记趣之四)
 (2010-04-12
)
| 标签: 
皇家植物园
奇花异草怪树
生命图腾
黑
天鹅
比翼齐飞
铁树
趣文
联想
环保 | 分类: 海外游记系列(西游记) | 
 
 
 这里有很多的黑天鹅,而且都有编号...
 
  
  
 这里还有很多海鸥,附近的亚拉河是淡咸水混杂,因为这里靠近大海...
 皇家植物园,位于图右上角
    皇家植物园,位于图右上角

   水上芭蕾,队形很齐嘛!

   四小天鹅,来一个芭蕾舞呀!

    植物园一大特色:有许多著名澳大利亚和外国历史名人亲手种下的纪念树:如英国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维多利亚州总督官拉特罗布,英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艾伯特亲王,澳大利亚著名女歌剧演员内利-
梅尔巴,波兰钢琴家帕岱莱夫斯基,英国海军将领杰利科,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加拿大前总理迪芬贝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爱丁堡公爵,泰国国王普密蓬等等。
 
  
    植物园内,一棵在维多利亚历史上名为"分离纪念树"值得一提。1851年对维多利亚人是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年份,这一年在维多利亚发现黄金,同时这个原属于新南威尔士殖民区一部分的不列颠领地获得英国批准单独成立殖民区。墨尔本人得知维多利亚将脱离新南威尔士殖民区单独成立一个殖民区的消息后,欢欣鼓舞。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维多利亚殖民区总督在墨尔本皇家植物园种下这棵桉树,这株红色的桉树(尤加利树)保存至今,它目睹这个城市发展的历史。 

 
       何处最好玩?就去植物园  (澳洲记趣之四)
   我问在墨尔本的几位朋友,此地何处最好玩? 都说皇家植物园不可不去,
建园近一百七十年, 也算澳洲元老级历史遗产了。一位去过几次的说好玩还是其次, 这个植物园确实有些独特之处.百闻不如一见,
找出地图立即出发。
    穿过闹市边亚拉河大桥来到鸟林大街,街边果然鸟语花香绿树成林。大片草地中一棵"铁树"十分醒目,
铁杆上十几个方向距离指示牌四面张开, 周围多处知名景点一目了然。沿林间小径到原木搭建的侧门, 无须买票自取导游资料. 看后暗叹:
植物园占地四十多公顷.
汇集全球一万俩千余类三万多种植物和花卉和澳洲所有原产植物和花卉种类,培育两万余种外来植物。墨尔本冬季无霜,几乎所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各类树木齐聚于此。现代化植物标本室搜罗150余万种植物标本。
    从一条小路向前,一路高低起伏曲径通幽,两侧奇花异草怪树令人目不暇接。沿途各种植物皆有标签,
形式多样内容大多生动有趣,题目常有点睛之笔。在玫瑰圆也有不少标签,有的重在科普,有的突出"花中之王"的文化内涵。其中"生命的图腾"
像一篇寓言: 艳花锐刺,象征美丽生命和人生挑战, 战胜艰难方显绚丽。匆匆走过一片圆区,竟发现120
万年前已有的“假山毛榉”,标牌介绍:它们存世太久,也许还是恐龙的食物。前面缓坡是一大片似曾相熟的园区,原来这是中国南方植物圆区.大解说牌上图文并茂,
其中提到:中国古代对植物的认知利用甚早甚广,尤其中草药和造纸更是闻名于世。数千年来,植物与人息息相关。后面一段很有意思:
然而,西方世界对此知之甚晚,只有数百年历史.你家庭院有中国植物吗? 请看本圆珍集的中国植物。一路前行看到一处竹林,
细看说明竟有苏东坡的名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走过几个圆区,前面是绿树青草和五彩缤纷鲜花环绕的一池湖水,
湖中各种水禽甚多, 不时上岸散步也不怕人。黑天鹅分外漂亮, 一身黑羽翅下几片白羽。昂首慢步旁若无人,活像身穿黑色礼服漏出白袖的绅士.
一只天鹅十分搞笑: 一腿直立一腿后蹬白翅如扇双翅展开, 原来黑天鹅也会白鹤亮翅。老婆婆看得童心大发,
也学天鹅单腿立双臂张作比翼双飞状。正在野餐的一家老外看着也笑,不忘幽默一句:"哇,这只天鹅也很漂亮!",
说得我们都笑。各种水禽喜欢光顾那些野餐的人们, 尤其是那些天鹅常去"讨食", 引颈探头红喙微张,
"可惜"那些"守法公民"遵守圆规让它们干着急。走到湖边,
看老鸭和鸭宝宝戏水.湖水有些暗黑,全然不见"红掌拨清波"的景象。朋友说湖水发暗原因在亚拉河。近海的河口水下3
米就是海水。忽然想起刚才看到一块裂迹斑驳的老石碑:
1845年建圆前此地原是土著区,20世纪初改直亚拉河后改善水系。还看到一个很大的宣传牌告诫人们节水净水,
介绍详尽的具体措施。并且此地专设机构改水节水。想想这里的水质土质如此恶劣,
竟然建起万绿丛生如此之大的植物园,着实不易。一路走来,随处感受环保氛围. 美丽风景和整洁环境实在令人心广神眙。
    天色渐晚,转来转去搞不清已经走过几个景区,感觉这里象探索不完的植物大观圆。有时看着交叉路口导游"铁树",
方向四指实难取舍。打听路人方知, 圆内还有很多语种的义工导游, 入口和圆内纪念品店可租解说耳机。可惜空闲不多,
很多景物无暇细看甚至没有光顾. 如果再来,旧地重游肯定会有更多收获。                                                                      
 真心留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且行且思受益多多。放眼海外心系中华,洋为中用以其为鉴。环保问题是当今世界首要大问题,地球环境恶化曾引发全球生态毁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人皆有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