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您,想象古代人的饮料是什么吗?

标签:
杂谈 |
分类: 谈天说地,论古道今 |
您,想象古代人的饮料是什么吗?
标签: 创造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 |
分类: |
每一种饮料,都带着时代的印记。
01
据记载,我国古代有“六饮”,即水、浆(米、奶酪)、醴(醪糟)、凉(寒粥)、医(梅浆)、酏(黍酒)。与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是,“六饮”的排列也有等级之分。如《诗经·小雅·大东》中的“或以其酒,不以其浆”,《汉书·鲍宣传》中的“从宾客浆酒霍肉”,可以说明“饮浆”是平民的生活常态,而皇族则饮酒吃肉。
战国时期,有条件的人通常在夏天喝混合蜂蜜的“蜂蜜水”。直到三国时期,仍然有人爱蜂蜜水。相传袁术si前想喝一碗蜂蜜水,但军中并无蜂蜜,他只能长叹一声,咽血而终。
在隋唐时期,民间开始流行一种由水果或草药熬制成的、名叫“饮子”的保健饮品,这种饮品被称为“最早的饮料”。彼时长安街市上随处可见“饮子”摊铺,现调现煮。我们在描绘宋代繁华景象的《清明上河图》中,也可以看到“香饮子”店,可知“饮子”的叫法一直沿用到宋代。
清明上河图中的饮子摊。
与此同时,宋代也出现了一种名为“熟水”的饮品,即在煮沸的水中加入茶或中药,用于治疗脾湿。著名女诗人李清照,一到夏季就暑湿脾胃虚,于是她自创“白豆蔻熟水”,在炎热的夏季当水来喝。
除了“熟水”,宋代还有一种饮料叫“凉水”,“凉水”并非字面上的“凉”,而是属于“果汁”类饮品。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北宋都城开封的州桥夜市的热闹场面,其中就提到“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多种果汁冷饮。
南宋时更是兴起了一种叫“缩脾饮”的新饮品,这种饮料将加工过的缩砂仁、乌梅肉、草果、甘草、白扁豆等一一切碎,混在一起,再用水煎成浓汁,然后沉在水井内浸凉,非常适合夏天饮用。
还原的雪泡缩脾饮。
酸甜的柠檬水也是现代人的爱。
如今,古代的很多饮品已经失传,但是有一种依然活跃在市面上的饮品,那就是“酸梅汤”。古籍中所记载的“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同样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凉饮料。
酸梅汤,夏日的消暑神器呀
02
消暑少不了冰凉之意,古人当然也懂这个道理。唐玄宗甚至为自己盖了一座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这还不算够,他还要吃“冰屑麻节饮”。
隋唐时期,文献中有关冷饮的记载不多,倒是杜甫诗中描绘了“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景况。
当时的饮料已由果品扩大到了其他植物,如杜甫《槐叶冷淘》诗中即记述将槐叶汁、甘菊汁放在冰水中,冰却后吃起来“经齿冷于雪”。由此可见,即使在古代,“冰”也是饮料的灵魂。
冰,是冷饮的灵魂啊。
而说起贮冰的历史,最早还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礼·天官》云:“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很显然,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凌人的工作分为“斩冰”(分块)、“三其凌”(储冰)两部分。
1976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就曾在姚家岗发现了东周时期秦国的冰窖遗址,该冰窖可藏冰190多立方米。当然,那个时候能够在夏天享用冰块的都是王侯贵族,冰块并非普通人家能够消受得起的——因为用冰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冰在古代并不是人人都用得起。
冷饮虽好喝,可不要贪杯哦。
牛奶做成的冷饮也很受欢迎。
从世界的角度看历史,我国古代的大部分时期都处于封闭环境中。而每当自由市场出现,在与外界进行交流后,饮料这种具有“快消”属性的产品,很快便在与外界的交易市场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饮子”出现的唐朝,是古代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朝代之一。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加上古代丝绸之路、楼兰古城等交通栈道和枢纽,种种因素加持,让中国饮料文化的传播走在了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前端。
饮料文化大交融。
到了明朝永乐、宣德年间,当时的航海术已经发达。郑和率领的船队七次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多国都有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水果、植物,也都是发展“渴水”的绝佳材料。
对外交流使我国冷饮更加丰富多彩。
原来古代就已经有“汽水”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