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三文,读后深感遗憾!试问:什么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什么是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科技的最基本要素!借用原文题目与用语,两位被称作“诺贝尔奖有力竞争者”的中国少年科技英才,为何一个执意留美一个硬要回国?三文较长,择其一篇《物理天才尹希和曹原,
为何一个执意留美,一个硬要回国?》列于文后。希望有兴趣的博友通读一遍。对此您有何高见,欢迎评论!百度网址如下:鼠标点击这个网址,参阅相关三文。
物理天才尹希和曹原,为何一个执意留美,一个硬要回国?
Five教育 发布时间: 07-29-13:47
他是中国物理天才,豪华版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天天高喊科学无国界,哈佛大学为了他不惜违背300年校训让他加入美国国籍,娶妻生子。
前在美国的华人已超过500
万,这其中包括物理天才尹希和曹原。他们被称作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但两人出国后对祖国的态度却大不一样。尹希12岁就进入中科大少年班,人们称他为物理神童。16岁他就可以破解微积分问题,18岁时哈佛大学希望他能够到校深造。尹希在哈佛大学期间同样展示了极强的物理天分。物理系流传着来自中国的物理神童神话。当他大学毕业时,哈佛大学不舍得放他回到中国,居然违背了建校300
年的传统,直接让他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物理教授。但当有记者询问尹希你是否愿意回到中国时,他的答案令人心碎。“我是不会回国的,因为在这里有大量和我志同道合的人,我们遇到问题可以一起讨论。这里有无数优秀的物理学家,这里的学术氛围和国内完全不一样”。
我们不反对尹希留在国外的选择,也不能用道德或法律去约束他。但只希望尹希能知道,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祖国对他的培养。为了让自己的行为更加正义,尹希还大谈科学无国界。可是他却忘记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曹原则完全不一样,他是比尹希还要牛的物理天才。年纪轻轻已经在自然科学杂志中发布了大量论文。他在石墨烯领域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更是惊艳全球,2018年甚至被评为年度科学家第一名。美国也同样像这名物理天才伸出了橄榄枝,答应给他美国绿卡,为他提供最优越的研究条件。但曹原不为所动,表示自己一定会回到祖国报答祖国。
通过曹原和尹希的故事我们会发现,确实有不少人出国之后就不想再回来。对那些不回来的人而言,看重的恐怕不是高额薪水,而是那边更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这是我国和美国的差距,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
但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我们的数理化环境如此弱小呢?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就要学习英语,可是数理化直到初中才开始学习,还是填鸭式的教育,完全让孩子们没有任何学习兴趣。如此以来学生们对数理化又怎么不会有抗拒心理呢?这些必须要靠冥思苦想才能出现好成绩的科目,跑到中国孩子面前就是死记硬背,这会扼杀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的。
杨振宁对此非常痛心,他希望孩子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对数理化的认知和兴趣,只有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才能培养创新思维。研究表明5-15岁是大多数孩子兴趣养成和志向确立的关键阶段,如果这时候可以激发出孩子对数理化的爱好,那么孩子就会更容易产生出创造力,未来学习成绩也会有明显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