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2020-02-15 20:17:47)
标签:

育儿

情感

分类: 七七的小作文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今天中午还是咖喱盖浇饭。


       为了节省咖喱块,平时一人的量现在要撑足三人份,饭端上来,淡黄色的汁水里静静泡着土豆和胡萝卜丁。女儿挥舞着勺子拨弄面前的西兰花和蘑菇,这棵西兰花她已经吃了三天了。Chef回了安吉,14天自我隔离中,他现在的工作也算是安吉医院和工厂的后勤保障,是我们家和疫情离得最近的一个人。


       看到他视频里发来的隔夜饭菜,听到女儿又把一块西兰花弹到地上,我渐渐走神开始发呆,等疫情结束,要去哪里好好吃一顿呢?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有一家猪骨煲,就在南京西路拐出去的小马路上,开了很多年,经营一种胡椒味道的猪骨汤煲。2014年的时候,我和两个小姐妹吃过一次。

       也是冬天,店里雾气腾腾,空气被胶原蛋白凝结得有点稠。一碗热乎乎的胡椒味骨汤下肚,窗玻璃和额头都渗出细细密密的汗水。那次聚餐是小姐妹的婚前饭,我和另个姑娘是伴娘,一边涮下蔬菜、菌菇,一边我们讨论伴娘礼服上的荷叶边款式和当天的发型。那次婚礼是要在昆明举行。那时候的我还没有从银行离职,也还不知道,我会在那场婚礼上认识一个男生,并且与他结婚。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也想吃点西餐,但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的高级店。明天广场对面的德大西餐社,推过玻璃转门直接上到二楼。和楼下快餐式样的桌子相比,楼上的长桌子上铺了红色桌布,墙上挂了复制的西洋风景画,还有用茶色玻璃做罩的壁灯和胡桃木颜色的护墙板。虽然放风景画的框子露出了石膏的模子,桌布也有番茄沙司的斑驳,但还是处处透露出一种想要好好吃顿饭的讲究心情。


       罗宋汤是一定要点的,还有土豆沙拉和焗蜗牛,再加一份奶香重到腻人的奶油葡国鸡,这是我每次去德大的固定菜式。和2003年,我考上交通大学,父母第一次带我来吃的菜单一模一样。等疫情结束,我要带女儿去一次,就穿我那条日本买回来那条棉麻带点丝的半身裙,外面披薄的羽绒服。不知道女儿会不会喜欢奶味重的食物呢?到时候是给她点炸猪排,还是点一份烤海鲈鱼分着吃?

      去年过年是跟着Chef回安吉过的。他们那里蔬菜、肉类、禽蛋,很多都是亲戚在乡下有地种着养着。一样是一桌家常菜,经常有惊艳的古早滋味。鸡汤炖起来一个楼道都会飘香,上面真正有一层厚厚金黄的鸡油。猪肉经常要和各类笋烧在一起,民间方法保存的笋干,泡发回来和春天的味道一模一样,一咬就是一口鲜甜的汁水,混着油乎乎的肉香一起吞下肚里。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还有他宁波舅舅带来的各种海鲜,带鱼身上泛出月亮一样银白的光,冻起来的梭子蟹两只就把冰箱一个抽屉卡得死死。蒸所有的海鲜我都喜欢放点蒜蓉,Chef还为此特地去买了一个捣大蒜的小皿。一只新鲜虾仁剪成三段喂给水滴吃,一岁多的她会情不自禁拍起手。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这两天不少餐厅也开始做外送了。我看到人民广场附近一家面店,以前排队都要等个把小时,现在竟然也肯过西藏北路,送到4 5公里外的新静安。那家面店我和Chef谈恋爱时去吃过。要早早算好时间过去排队。热恋的人,叫他们排队两个小时也不觉得久,好像什么话也没来得及说就排到了。招牌面已经很饱了,他偏还要给我加一份浇头。吃好再去和平影都看个电影,当时上映的《星际穿越》,他陪我把2d和3d版本都看了一遍。


       那个时候怎么那么有空?排一个小时队吃一碗面,花4个小时看两遍电影,再慢慢走到福州路的上海书城逛逛,西文书店也是一定要进去看看的。算算也过去5年了。和平影都和书城都有些时候没去了。

      还有一家店,我们线下课和学员聚会常去,徐家汇沿街一家吃串的小店。串的味道就那样,但是一盘麻辣土豆片真的是过嘴不忘。每次都是大家拍到最累的时候,拍的要吐了,相机存储卡和人都没电了,到店里两个桌子一拼,先点小菜和饮料,再等串。一边互相交流今天拍的照片,人人都在懊恼得拍大腿说“这个角度我怎么没想到“,然后吃得嘴微微红肿的时候请店员给大家拍个合影。聊到9点半的样子,起身一帮人呼啦啦挤出小店。外面就是车水马龙的华山路,灯火通明的不夜城。五湖四海的朋友挥挥手,转身沧海桑田。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都说上海明天要下雪了。南方很少真的有厚厚的雪把城市银装素裹。所以雪在南方孩子的想象里,总是美好的、纯净的、浪漫而童话的。记得是2004年冬天吧,上海下过一场大雪。那时候我爸开车30多公里把我和一个好朋友从大学里接回来放寒假。平时开1个小时的路,那天正好是周五下班,开了足足3个多小时。车子在延安高架路的薄雪上小心翼翼前行,透过湿淋淋的车窗看外面红橙黄色的车灯闪烁。车里两个20岁的女孩子在暖气里涨红了脸,叽叽喳喳说了3小时的悄悄话,讨论寒假去哪里玩,要不要报名考托福,讨论隔壁班的那个古里古怪的男生,讨论下个学期怎么抢到那个最热门老师的课。那时候的生活也忙,也不忙,每个细节都那么清清楚楚,叫人回味。

       15年后,还会有那样一场激动人心的雪吗?我看看窗外,天上的白云厚重磅礴,层层叠叠的轮廓,真的像那些意大利油画里天使收起的翅膀。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春天,快到了。

      

图文来源『七七摄影艺术空间』

禁止商用

微博@七七小菇凉

豆瓣:七七


- END -

摄影前期课堂“心的视界”,详情点击:

“心的视界”第十一期摄影社区网络课堂报名中

摄影后期课堂“perfect your picture” 详情点击:

2020冬季人像及静物摄影后期训练营报名

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详情点击:

《光的视界——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从入门到精通》


了解详细课程情扫描下方二维码

perfectyoupic3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去哪里吃一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