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布达佩斯-萨尔茨堡-巴德伊舍-哈儿施塔特-克鲁姆洛夫-布拉格










这些字,我是坐在最后这张照片跟前写下的。在伏尔塔瓦河边,当地时间晚上7点,距离回家的航班起飞还有4个小时。
“气温很低,我穿上了所有的衣服,甚至把换洗的毛衣也叠在围巾里裹着身上,依然微微发抖。天色已经暗下来,河对岸的广场区域和桥上都亮起了煤气灯,倒影印在河水里。周围一片安静,这是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河岸,在桥墩一个巧妙的转角处,临近卡夫卡博物馆。我撕扯着从餐厅带出来的面包干,努力投向河中央。每一次投掷都引来水鸟和天鹅的一阵扑腾,扑拉的水声和鸟儿的鸣叫混作一团,会暂时打破宁静。远处可以看到查理大桥上游人如织,幻想那些兴奋的嬉闹声。
和以往的每一天一样,布拉格的欢腾此时才刚刚拉开序幕。素昧平生的热烈拥抱、彬彬有礼的诚挚微笑在这里最是司空见惯。从查理大桥的这头走到那头,如同从这座古城千年的伤疤和喜悦中一一踏过。历史在这里是连续的,各个时期的建筑都依然披着当时的模样,或站立着、或破败着,不曾消亡。对于我来说,这是多么神奇的一幕。在我的故乡,每隔三五年周围的房子都会按照时下最流行和经济的模样翻新一边,拆除之彻底、重建之迅速,都甚至让人产生了“保有记忆和历史”是一件羞愧的事的错觉。
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的街头,能看到许多历经岁月已被熏黑和腐蚀的宫邸,大多还能在墙面上看出一些二战时期巷战留下的弹痕,透露着些许悲凉和自豪。如今,这些黑色的大楼却每天依旧笑眯眯地从晨曦伴到落日,是周围一切口琴声、吉他声、嬉闹声和欢笑声的布景。世界各地的人,用最放松的姿态,在这个深重的城市,享受着假期。对于匆匆的旅人来说,这是一座没有回忆、没有负担、没有忧伤的城市。它从怎样的深渊走来,又将通往怎样的未来,这样的话题,已经被岁月渐渐淡忘。
深蓝色的河水在面前静静流淌,天鹅和城堡的投影清晰无比,像极了小时候曾做的一个梦。在青春的尽头能亲眼看见童年的梦境,这是出发时未敢奢望的。时间走过,对于成长的感激可以有很多很多种,而最踏实的那种,莫过于一切少年时理想的实现。”
离开时天已全黑。
起风了,我轻轻闭上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