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看八月长安书《你好,旧时光:岁月的童话》
里面有一章《2012版后记 神社的玛丽安》
“然后这个世界的王走下讲台,回到现实中,重新成为一个不快乐的小孩。表面顺从而乖巧,内在早熟又乖张,抗拒自我的生存环境,却又没有能力逃离,甚至连逃跑的念头都不甚清晰。
讲故事这件事情发生的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某个饭局。饭桌上,大人们继续吹牛说闲话,说不过了就把各自的孩子再拉出来一较长短。
饭店里的电视机一直在放《狮子王》的第三部,我看得入了迷。
彭彭和丁满一直在寻找他们乌托邦一样的乐园,他们叫它“哈库那玛塔塔”(斯瓦希里语,寓意是无忧无虑的乐土)。我看着一只野猪和一只猫鼬在电视上寻找他们的“哈库那玛塔塔”,圆桌边一群喝多了的大人在吹牛吵闹、道人长短、攀比财富,狭隘的眼界和价值观是我脚下的土地,长出一片遮蔽天空的树荫,所有人都坐在这片树荫下乘凉嬉戏,一点儿也不想看一看远方。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也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咒语。
在邻居叽叽喳喳念叨谁谁家的姑娘嫁到了局长家买了宝马车“可算有个好着落”的时候,在亲戚们说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赚得多嫁得好守着一方山头做山大王的时候……我一定要记得在心里不停地念这个咒语。它会是我的结界。
我知道这些有钱有房有车的标准未必不是幸福,那也是某些人的某种好人生。但是我害怕久而久之,耳濡目染,这些备受推崇的别人的“好人生”,会成为我潜意识的范本。我的翅膀还没长成,我飞不了;但真正令人恐惧的是,当我的翅膀长成,我却忘了自己要起飞。
所以我需要一个咒语,一个不需要很复杂,更不需要别人理解,但是只要不停地念着,就不会弄丢了自己的咒语。
余周周心里有一个从未离开的小女侠。而玛丽安,则是我内心想要成为的人。一开始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后来开始有血有肉,随着我的成长,这三个字所代表的内涵愈加丰富。
玛丽安是一个讲故事的小姑娘。
玛丽安是远方,是自由,是无限的惊喜,是从来不会被框定的未来。
我从来不知道一本书会这样改变我的人生,但又觉得一切是顺理成章的。我的小小玛丽安已经等了我许多年。这许多年中,我曾经被别人的光环晃瞎了眼,妄图去成为一个踩着十厘米高跟鞋背着笔记本电脑今天法兰克福明天纽约证交所的精英女性,却发现自己实在不是这块料;也曾经因为成人世界的丑恶面目与赤裸裸的不公平气闷得嚎啕大哭恨不得自己的亲爹是李刚……我做过许多荒唐的事情,走过的弯路纠结成一圈又一圈。
但是不管怎么走,玛丽安都在路的尽头等我。
过程比结果重要——世界上可以有无数人对这句话提出反对,运动员、高考生、谈判代表、以及和死神赛跑的主治医师——然而作为一个作者,我对这句话的热爱超乎你的想象。
做错事,走错路,爱错人……“错”对我来说都是不存在的。
对一个讲故事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就是结果。
我曾是那样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做一切事情都要留足后路,所以才去学自己并不喜欢的经管,因为好找工作,所以才没有在少年时期破釜沉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没保障”。
我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对得很乏味”的人。
对玛丽安来说,这才是“错得太离谱”。
我知道作为一个小说作者,我并不算天赋异禀,而且也没有足够努力。但是我知道,我已经做到了第一步。
因为《你好,旧时光》,我有机会重新成为了一个讲故事的人。我热情地去生活、去了解人、去听故事。我从来没有这样地自由和爱自己,因为我正在做一件让我快乐的事情。
我重新站上了小学四年级的那个讲台。
当然,我的野心不止这一点点。
可我相信世界这么大,我的野心再大,它也一定装得下。
”
=============最善良的成熟====================
想起了那天与春梅的聊天,她说“每次跟你聊天就有一种看破红尘,我就这样了的寂寥。这么理性真的好吗”,我的回答是“没什么好不好的问题,我已经成长为这样了,即便是变成自己曾经厌恶的那一类人,也只能与自己和解,安然接受自己主动或被动的变化,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安定下来。”
当时的自己,应该是理性与悲观情绪在作祟吧,觉得成为冷漠的人也是人生必然。看到二熊的这段文字,又把感性的乐观找回来了。
想起了那句经典的话“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徐晓《半生为人》)”,当时看到这句话就买了这本书,文革的故事实在不吸引人,兴趣不足以支撑读下去,耐着性子才看了一章。
《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摘录:http://www.topit.me/user/topic/258514?p=2
如果时间可以倒回,我愿意用二十多岁的热情,加上四十岁的理性,重新理解他、爱他。即使他生病时间再长,我也甘愿在这个位置上,做我该做的,做我能做的。
“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
我不愿意相信,人一成熟就得否定单纯。
生活的意义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被赋予的。
多年以后,我逐渐懂得,人是不可能在完全的意义上被塑造和被拯救的。如果有谁背离了自己,也是命中注定的必然。
当生活把你抛进火坑,你不得不在里面时,根本谈不上什么坚强和勇敢。你有的不过是活下去的本能,别人所能承受的你也同样能承受。
生活在哪里?生活在组成抽象人生的每一天的具体的日子里。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职业,每个人都面对着不同的生存境遇。况且,当天真的热情消退之后,似乎恍然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人生哪有不散的筵席?我因此而原谅自己的粗疏,并在这种不断的原谅下变得麻木不仁。
有人和我讨论:理想主义是好还是不好?我认为,这是一个不成立的问题。人需要吃饭是好还是不好呢?饭吃得太多人会发胖,但不吃饭人会死。是的,人就是这样,在为追求理想所付出的代价而惋惜的同时,又为理想主义的失落而痛苦,这将是一个现代人永远的悖论。
============生活原本的样子=====================
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说的是找妹子,其实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陈漫ChenMan
我说是的,我给他的建议是,找妹子,漂亮的最好,但是一定要找见过世面的,是见过世面不等于见过土豪,应该说是见过生活原本的样子---Beryl
此话来源于人人网“ 陈彦君Beryl~”的日志,全文在 http://t.cn/RZ2WKip
“因为看透了生活本来的模样,所以认真对待就好;不要离生活太远了,分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虚妄,你也可以这般安宁。”
摘录几个不错的微博评论:
有两哈子:生活本来的样子,大概是承受过生命的苦痛,也看得到世界的美好
我海随曼曼:回复@影像艺术家林子欣:不是这个意思,你误会了吧,漫姐说的见过世面是指经历过许许多多耐人的细节,在黑暗的角落或是繁华潮起潮落,看清了世界,多了的那份睿智和荣辱不惊,不是单一的见了什么人走了多少路就叫做见了世面
Cc王羽西:世面是生活的一百面,爱情不满足于身边的你陪伴了多久,还有在这么久的时间里我通过你的眼睛看到了多少我曾不了解的世界,我不仅爱你,更爱上了和和你一起寻到的心态。
祝馨馨:生活原本的样子就是经历了世间的纷扰但仍保持内心的纯真和踏实的模样
Lou_Rayeed:就是不要拿幼稚当单纯,思想有点深度,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用户ivtlhvt9zn:见市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真正的能人打过交道,共处过,学习过,提升过,眼界不是一般女孩子想得出来的
==============自己的路=====================
我想说的是:我愿成为一个成熟理性而本质上单纯善良的人,不管看起来有多淡然而冷漠,不管被生活怎么折磨,不管情感多么寂寥,不管心思怎么不被人理解,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呀!
不管是以小时候的鸣人一次次失败却因为梦想成为火影一次次站起来为榜样,还是多少次在日记中写过的“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完美主义者总有点自己内心的梦,即便不能让别人满意,至少让自己满意。
也许还是会像生活妥协一部分,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做一个想做的人,而现在的自己也在探索自己想成为的人想做的事这条路上,但无论如何,希望自己的本质不会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