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生物分类中的“界、门、纲、目、科、属、种”
(2013-11-13 08:58:34)
标签:
界门纲目科属种英语 |
分类: 生物常见的一些概念及方法 |
现代生物分类采用的有:界(Kingdon)、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等7个必要的阶元。
从界到种,均可设“亚级(Sub)”,如亚门(Subphylum)、亚目(Suborder)、亚科(Subfamily)等。在目和科上,有时可加上“总级(Super)”,如总目(Superorder)、总科(Superfamily)。亚科和属之间,有时加族(Tribe)级。
种
或称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后一级。
较为笼统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不同,并能够交配繁殖的相关的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学家恩斯特·麦尔(Ernst
Mayr)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局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双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或是加上底线(现在较少见)印刷;属名首字母大写,属名之后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这个词称为种小名或种加词,其首字母不可大写。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有智慧的人),而不是sapiens。
原核生物域 (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的生物)
真核生物域 (有成型的细胞核的生物)
三域说:
古细菌域
细菌域
真核生物域
后一篇:微生物生态专业年会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