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马鞍山"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英文翻译
文/张国强
近日无意之中在朋友圈里发现有人征集“生态福地,智造名城”这八个字的英文翻译。我品味了一番觉得这个口号颇有新意,而且符合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导向,从广告口号写作方法角度看,这个口号属于“优势展现型”和“观念表现型”的综合写法。从结构上看,这个口号属于“对句形式”,平仄基本对仗,句子内部又插入了“前缀修饰形式”,其表现形式可以归类为“陈述式”和“联想式”相结合的形式。“生态”本来为名词在此修饰另一个名词“福地”(幸福安乐之地),可以转化为形容词;“福”本为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地”使“福地”转化为偏正词组促成了语意升华;“智”为名词,即“智慧”;“智”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动词“用智慧”;“造”乃标准的动词,但是二者合一却产生了与“制造”谐音的“智造”这个变形金刚,既是动词也是形容词,所以“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如果用“鼓动型或号召型”口号来理解的话,则可以用白话解读为马鞍山“凭借生态发展这篇福地,利用智慧打造这座名城”或者用“优势展现型”和“观念表现型”口号来理解的话,则可以用白话表达为马鞍山“是一片生态优越的幸福之地,是一座智慧造就的历史名城”(指三县三区在内)。如果对马鞍山历史不太熟悉的读者,请百度马鞍山市作家赵宏写的《马鞍山赋》,便知马鞍山称之为“名城”乃当之无愧。
短短两句八个字寓意层层递进,传递了珍惜生态环境,传承风水宝地,用智慧打造名城的概念,揭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理念,让我大吃一惊。翻译这八个字不容易,难度不亚于翻译唐诗。于是,我认真地看了十三条由志愿者提供的翻译。结果发现一个通病:望文生义者居多。后来,负责征集工作的有关人士告知参与翻译的志愿者称:“由于考虑到是标语,既要准确表达意思,也要简洁好记,所以,在综合了外交部、商务部高翻及我们翻译之家的英籍老师的意见后,最终采用了:Eco-friendly city with
smart manufacturing."。我又大吃一惊!
次日,我收到多位英语爱好者和两位当地高校老师的微信询问。他们显然有不同看法,希望我抽空将上述翻译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做一次小范围的“比较翻译讲座”。至此,我才百度了解到,“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是马鞍山市委第九届七次会议为马鞍山市制定的名片和未来城市的定位。于是,我又把这些翻译查看了一番,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把“智造”当成“聪明或智慧的制造(业)”来翻译,把“环保”和“生态”作为同一个含义的词处理,“福地”也没有表达出来,所有的翻译都缺乏原文的“文化底蕴”。总之,不管他是什么英语外教还是哪个部委的高级翻译,关键点在于如果对这八个字的含义不理解,或者理解与马鞍山市委有偏差,那就难以用英语表达清楚。现将公布的翻译摘录如下并以翻译界公认的“信、达、雅”法则加以点评与网友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Happy eco land, famous smart city.
“happy幸福”这个词脱离原文任意添加;“eco”既然是缩写词就应该加一个“-”连字符号;“famous smart
city”两个形容词连在一起修饰“城市”这个名词不符合英语习惯。“smart”是非常口语化的“聪明伶俐”的意思,有时往往喻指“小聪明”,绝非“大智慧”。如果把这个翻译直译过来的意思是:“幸福环保之地,著名的聪明的城市”,与原文八个字的含义大相径庭,可以说译者没有领会原文的意思,而且随意丢了“福地”和“智造”两个词。
2、An eco-friendly city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 eco-friendly city”英文表达习惯完全正确,“intelligent”(聪明,智慧或智能)比第一条翻译所用的“smart”更为贴切,但是“manufacturing”(制造)纯属望文生义,此乃翻译之大忌!犹如“milky
way银河系”误译成“牛奶路”的百年笑柄。如果把这个翻译直译过来的意思是:智慧智造的环保城市。后来该译者解释说:马鞍山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所以我才这样翻译的。好,我们就按照这个理解翻译他的英文翻译:智能智造的环保城市。这个译法还是丢了原文的“福地”和“名城”四个字。再者,即使原文喻指要发展智能制造业,马鞍山智能制造几乎接近零,怎么可能一下字就成了“智能制造业的名城”呢?
3、Natural paradise intelligently made to be a famous
city.
这个翻译勉强还原成汉语的意思就是:自然天堂聪明地造就而成的著名城市。该英文句子语法不通顺除外,没有忠实原文,缺乏“信”,也并不通顺,缺乏“达”,语句更不优美,深缺“雅”。典型的不解其中味。
4、Natural paradise intelligently made into a famous
city.
这个翻译的不足之处与第三个翻译几乎一样,在此不赘述。
5、A city of paradise-like environment and full-fledg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此句翻译望文生义,任意造词,语法不通,不懂母语原文的含义,占全了所有翻译的错误类型。如果硬要美化一下还原汉语的意思则大概是:一个天堂一样环境的城市,全能的制造工业。
6、A city with harmonious environment, also famous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此句翻译不仅望文生义,用词不当,而且一厢情愿地加入词语,语法虽然通顺,但是也不懂母语原文的含义,错误离奇。如果硬要美化一下还原汉语的意思则大概是:一个环境和谐的城市,也以聪明的制造而著名。
经与该句译者讨论,他认为 "smart manufacturing"
是“智能制造”的意思。且不说他有没有理解原文,先说这个词以的对不对。“智能制造”的标准翻译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人工智能”的标准翻译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另两位译者说日语用“smart”修饰“智能”,还有“智能手机”就说“smart
phone”。其实“smart
phone”是一个拟人化的手机广告语,是商家植入消费者的一个概念。日语是泊来品加拼凑型文字,微信时代的幽默和随意性不能作为双语翻译的标准。比喻有个烤鸡店挂起一个标语“鸡不可失”迎来许多回头率,但是“鸡”和“机”毕竟不是一回事。广告语中幽默诙谐的用字方式不可替代正规的翻译文字。英语口语中有个褒贬参半的说法“smart
cookie”,意思指女性“泼辣能干”。例如:“She is just a smart
cookie.”汉语意思是“她可是个能豆子。”不能直译成“智能曲奇(饼干)”。
7、Ecological green land with gods bless, historical famous
city with people's intelligence.
此句翻译与第六句同病相怜,不仅望文生义,用词不当,而且一厢情愿地加入词语,语法虽然通顺,但是也不懂母语原文的含义,错误离奇。好在出现了与“福”相等的“bless”一词。如果硬要美化一下还原汉语的意思则大概是:上帝赐福的生态绿地,具有人民智慧的历史名城。
8、Ecofriendly land and intelligent city.
此句翻译很简洁,读起来很通顺。缩写词“Ecofriendly”有误,应该写成“Eco-friendly”。有位外籍教师点评说比较喜欢这个翻译,但是要加一个“manufacturing”(制造)修饰“city”(城市)。不管这位教师是英国的还是美国的,首先我认为他望文生义没懂中文“智造”的意思,其次也没懂汉语“福地”的内涵,再次更没搞懂我们汉语“生态福地”延伸的寓意。“Eco-friendly”是指注重环保的,或者有环保意识的。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顺手捡起垃圾,我们便褒奖说:He is
eco-friendly.
意思是“他有环保意识。”如果我们造句说:“马鞍山注重环保”,英文就是“Maanshan is
eco-friendly.”“马鞍山是一个环保城市”,英文可以翻译成“Maanshan is an
eco-friendly city.”但是,这个意思与“生态福地”的含义相比就显得非常肤浅。“生态福地”是大自然禀赋与马鞍山的现实存在,是一江两岸,九山一湖,竹海绵延的风水宝地,此地是鱼米之乡,有桃花盛开,碧波荡漾,更有麦浪滚滚金谷飘香的田野,是生态优美的福地。如果勉强美化一下这个翻译,意思是“环保之地,智慧之城”。虽然也是八个字,但是与“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相差甚远。
9、Land of ecology, city with intelligence.
这个句子读起来非常通顺,意思也很明快,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生态之地,智慧之城”。我认为比第八个翻译技高一筹。如果不考虑原文的“福地”,“智造”和“名城”等六个字,这个句子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用“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标准衡量,该句只表达了原文的六成意思。
10、Smart city on Eco land.
这个句子更简洁,但是原文意思严重丢失,翻译成原文则不喻自明:“生态之地的聪明城市”。
11、Ecological land of treasure, smart city of
manufacture.
这个翻译望文生义,用词不当,虽然力求句式对称,但是仍然解决不了语意的缺失,译者也不懂母语原文的含义,错误离奇。中文是象形文字,英文是拼音文字,句子和词语的长短不可能一样,所以两者不必追求对仗。该句还原中文则是:“生态宝地,聪明的制造城”。
12、eco-friendly living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此句翻译犯了同样的毛病,不仅望文生义,用词不当,而且一厢情愿地加入词语,语法虽然通顺,但是也不懂母语原文的含义,错误离奇。如果硬要美化一下还原汉语的意思则大概是:“生态居住,智慧制造”,或者再美化一点则还原成“生态宜居,智慧制造”。
13、Eco-friendly land of happines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ity of innovations.
此句翻译也犯了同样的毛病,不仅望文生义,用词不当,而且无端地加入词语,语法虽然通顺,但是与母语原文的含义差异很大,误把“环保”当“生态”,谬将“智造”当“制造”,错把主观赋予的“幸福之地”当作自然禀赋的“福地”。如果硬要美化一下还原汉语的意思则大概是:“幸福的环保之地,革新的智慧制造城”。
另外强调一下“land”的用法。这是土地,大地或地块的意思,只要是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块都称之为“land”。马鞍山口号中的
"福地"专指马鞍山三县三区之地,有界碑,行政地域划分的,所以用“terrain”更合适。
分析完了上述十三条翻译,我们现在回头来点评一下这八个字的翻译定稿:“Eco-friendly city with
smart manufacturing."。这里的介词“with”用的草率偷懒,内涵意思没有表达完整,只表达了一个状态,没有体现含义的“属性”关系,植入母语语境理解觉得少了东西:是不是“with function or with
potential or with resource of smart
manufacturing”呢?即使要用介词,用“of”比用“with”地道的多。我们在国外经常接待国内来的招商代表团发现,许多单位或企业的英文简介里简直把“with”介词当作孙悟空来使唤,一遇到难以表达清楚的从句或短语就一概交给“with”了事,因为省事,介词后面跟名词或动名词语法说得过去,其实不然。了解这些,这回我们不会大吃一惊了。如果这里的“智造”可以翻译成“manufacturing(工业化)制造”的话,那么“去朋友家造访,学生造句,造诣很深、植树造林,某某人有造化”等等不都可以用“manufacturing”了吗?“胸有成竹”也可以译成“胸腔里长了竹子”了。这个定稿的翻译传达出来的汉语意思是:“聪明制造的环保城”(译者主观想表达的是“智能制造的环保城”)。这个定稿包揽上述错误于一身。“生态”没有了,“福地”丢了,“名城”也消失了。汉语是全世界最简洁的文字,任何拼音文字无法与之相比。切忌追求字数相等而顾此失彼。
如果笔者对“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解读较其他十四个选择更为接近原文本意的话,以下翻译则更接近于原文的内涵而且“间韵尾韵”都勉强押韵:An
ecologically blessed terrain and a wisdom nurturing city of
fame.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别人即使与我的理解相同,也可能有别样的文字组合。我相信还会有更好的翻译出现。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