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收入全球第二,人民福利世界第几?(二)
(2010-09-27 14:14:12)
标签:
杂谈 |
与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增幅不足相类似,近年来虽然政府通过新医改加大了医疗保障投入,扩大了覆盖面,但2009年中国居民的自费卫生支出平均比率依然为38%,为世界最高。其中,各基本人群的医疗自费比率分别为:城镇职工30%,城镇居民50%,农村人口62%。与此相较,美国居民的自费卫生支出比率仅为14.3%。
同样的道理,近几年低保投入一直持续增长,城镇低保2007年的支出为274亿元,2008年提高到385亿元,人均补偿额由2007年的102元提至2008年的141元。随着经济回暖,2009年低保投入为461亿元,但增速依然达到了17%。然而低保受益人口覆盖率及农村补偿额却并不高。2009年底,低保受益人口为7100万,比2008年增加了500万,增长率仅为6%。相较于美国社会救助的受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中国低保受益人口比例仅为0.5%。
由于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增速相对落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相对落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导致社会保障处于相对萎缩状态,于是医疗、教育、住房、养老这四大基本民生项目就成了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四座大山。正因为此,老百姓才有钱不敢花。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创历史新高,达51.3%,然而199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仅为37.5%。居高不下的储蓄率也成了中国长期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保问题专家郑秉文据此认为:“尽管近三年国家财政每年都加大社保投入,但国民高储蓄率创历史新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保制度的不完善。”
据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的研究,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45%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而美国地方政府的总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各种社保的支出比例更高达70%;而同期中国的财政支出中,社保、救济、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支出仅占16%。以卫生和教育为例,这正如我们已看到的,面对类似“全民免费医疗”、“12年制义务教育”这样的民生呼吁,一些政府部门的回应总是“财力不允许”。
都说政府财政收入将要超过8万亿元,都说政府是中国最“不差钱”的主儿,但为什么在事关民生安危的重大问题上,政府总是“很差钱”呢?
人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中国政府的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此前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18.73%,而同期日本的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是2.4%,德国为2.7%,英国为4.2%,韩国为5.1%,美国最高,也只有9.9%。而据周天勇教授的研究,“2007年我们政府供养人员的支出比例是预算内外全部实际支出比例的44%左右”。答案很明显:一方面由于缺少300万元及时加固大堤导致江西抚州唱凯提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另一方面抚州市每年用于公务接待的费用就高达1千多万元。而近来频频曝出的政府“豪华采购”、“天价餐”、“豪华政府大楼”等事件一再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事实,中国行政管理费用以及一直不对外公开的“三公”费用方面的支出非常庞大,造成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将始终处于落后状态。
据中新网报道,中国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为近3%,还不到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医疗卫生支出只有将近4%,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全都高于15%。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医疗公平性排名为全球倒数第四。
中国百姓收入是欧美的几十分之一,房价却赶超欧美;中国房子可以是自己的,但土地永远是国家的!物权法规定:“房子是土地的一部分”!
中国成天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国”,“教育是根本”……,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之少与非洲穷国乌干达看齐,百姓自掏教育经费之多全球之冠!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针对初、中等教育征收高昂学费的大国,而其他大国都免费向其国民提供。
中国公务员的薪水不拿全国的平均水平,而是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中国的大中城市发达程度与欧美相当,但绝大部分农村和非洲穷国的农村在一个发展水差之强烈堪称世界奇观。
中国那些在现代工厂工作的打工者们,其工资待遇远低于墨西哥甚至远低于其邻国越南等国家,堪称世界最低……
(朋友来函照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