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激励与负激励(企业管理杂记之二)
(2010-05-14 19:06:32)
标签:
杂谈 |
正激励和负激励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为很多企业普遍采用,有的企业以正激励为主,有的则以负激励为主。但从根本上讲,不论是正激励还是负激励,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潜力,并引导员工将自身潜力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在正激励和负激励的实际运用中,其实它们是殊路同归,所追求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所谓正激励,就是对员工的符合公司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对员工的物质奖励和表扬等。
所谓负激励,就是对员工的违背公司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种行为不再发生,使员工积极性朝正确的目标方向转移,具体表现为纪律处分、经济处罚、降级、降薪、淘汰等。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大多数企业家(尤其是国有企业)非常重视正激励,而往往不愿意多使用负激励,忽略了或者不相信负激励的正面作用。实际上,对负激励的正确使用,比正激励的作用会明显得多。
负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负激励惩罚,促使受罚者幡然悔悟,改弦更张,产生“知耻而后勇”,化“惩罚为动力”,而后积极悔改的心态和行动。同时,由于惩罚的是公开的被禁止的行为,实际上就起到了控制员工行为的示范作用。久而久之,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接受这种禁止性负激励制度的约束,通过惩罚不良行为的反面作用,给企业的管理行为带来一种持续的良性循环效应。
二是负激励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当一些员工逾越这些约束时,产生的后果将得到相应的处罚,而这种处罚的性质是强制性的、威胁性的、起震慑作用的,往往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真正使所有员工在心理上接受对企业管理行为的敬畏,从而提高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和管理,从而可以使大多数员工的不良行为逐渐减少,从而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很有效的维护了企业的劳动纪律。
三是从作用上看,负激励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往往大于正激励。正激励是通过奖赏和表彰使员工持续出现符合公司目标的良好行为。但是,正激励对员工的心理影响往往会逐步淡化,特别是对于高薪白领阶层。而负激励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并且具有双重性。从物质的角度看,本来正常情况下就能得到的报酬,现在不仅没拿到而且还被处罚,损失是双倍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受到打击,心理上的波动更是巨大而长久的。企业正是通过这种负激励的方式在员工心理上的影响,来达到纠正其行为的目的。
虽然如此,负激励的正面作用必须以正确的实施方法来作保证。在实施负激励管理方式时必须注意一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