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文化盛行。微博、微信等,似乎都要肩负起以小见大的社会使命。对此,我一直不以为然。微文化,对绝大多数人,充其量就是个小团体的娱乐工具。对于涉及到社会民生的大事,不经考证地凑热闹式的转发,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至于少数有所用心的人,打着各种旗号开拓网络营销,似乎是无法隐藏的秃头虱子,打打也应该。
所以,我更喜欢安静。作为一个理工思维沉重的人,凡事,要么能证实,要么能证伪,否则都可以视为不可知论,至少该暂且搁置不论。偶尔无聊了做饭后谈资,可以当漱口水般吞吐,绝不可当牛奶般喝下。伤胃不要紧,伤心才可怕。
越来越高兴地看着90后的成长,他们真诚,不会再为五斗米而轻易折腰。他们会叛逆、懒散,因为要争取人本质性的自由与权益,劳动法因此而能逐渐推行。90后,彻底埋葬了某个时代的印记,敢于出于本心地说不,摒弃了横行于几代人的装文化。没见过JB,就不装B。没见过B,也不装JB。汉子!
话虽然粗糙,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考量,或许这个社会该重新思考一下,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红楼梦里关于男女的定义,似乎在水与泥的交融中,阐释了女人该有的柔弱,男人该有的担当。
曾经在闲扯时,发出过感慨:民国之后,中国再无女子,只有女人。逆向思维一下,男汉子是越来越少了,女汉子越来越多了。或许,这是变革时代的中国社会,人性的本质性错乱。或许,男人还是应该如野兽般勇敢,女人还是应该如乳房般温暖。
混乱是很可怕的事,比混乱更可怕的是错乱。
渐渐厌倦了当前社会的快节奏,那使我无法安静。渐渐厌倦了多种渠道的微信息,那让我无法安静。
又想起了这个社会,文化遗产多了,反而没有文化了。安静地喝一口浓烈的白酒,简单的灵魂被瞬间陶醉。你且高雅,我要入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