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早已成千古绝唱,风雅与当代再没什么关系。无论我们承不承认,喜不喜欢,生活在整体“附庸风雅”的社会的人们,注定也是“附庸风雅”的一群。
前几天删了一个博友,因为新动态里面,总是看到他/她实名的博客里,每天都给我无数的消息提醒。我点进去一看,号称什么“家”,结果那文章基本上是我八百年前玩剩下的,还在那里倒腾得生龙活虎。想来一阵心寒,去网上查了一下,他/她还没有我的“虚名”大,一怒之下,他/她总是耽误我想看的信息,太闹腾,删了。
我倒不是要自吹自擂什么,我觉得匿名写个博客,无论是家长里短,还是阳春白雪,都是真实的心灵反映,挺好。但是借着博客来搞营销,而且自封为“**家”、“X人”,就有点趁着网络混乱、搞点自我吹嘘以骗点钱财之嫌疑,故毫不犹豫砍掉了一个“名人”。
他/她的粉丝无数,主要原因我看是现在根本没有几个人真的读书,所以搞得不少人随便看几本书,就自称“大师”了。我家里藏书超过5000册,真正看过的不到1000册,现在还记得书名并能回忆起内容的,想来怎么也数不到100册,呵呵。
自己先打自己一巴掌,也是坦荡。
原谅我的率真。我现在对听不惯的话、看不惯的事,一般都是一言不发。但是要我说话,我就说真话。写博客三个月,现在看着博客圈,浏览博客的多,真正看文章的少;看热闹的多,看懂文章的少;写评论的多,有共鸣的少......
我是靠身体吃饭的,不是靠写博客为生,所以写此文章,也不怕影响访问量。尽管“靠身体吃饭”一般是用来形容“三陪”的,但是我觉得这话特别靠谱儿,因为谁都知道,身体没了,啥都没了。在当下社会,唯一实现的平等是: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想起了我的新加坡哥们,花一天时间徜徉在古镇上一条窄窄的街巷,买着商业味道很浓的国内民俗产品,商家和别的游人看他很傻,但是我看他是风雅的。他是真的喜欢,所以随心所欲地做点“傻事”也潇洒。故,他是风雅的先生,我是他的好友,我顺理成章地叫做“附庸风雅先生”。
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