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桶原理”
| 分类: 素年锦时 |
前不久,看到一本杂志的首卷语——“让孩子去赚自己的人生”。
有些许的感触,想起一个新名词——“斜桶原理”,是的,我的原创词。
木桶原理众所周知,它潜在的含义是指:一个人能力的强弱受制于那块致命的“短板”。更多的时候,要求我们花更大的心思去弥补缺陷,从而达到均衡发展。
我想现实生活中能达到木桶原理中的均衡要求的固然是有的,但成功背后也一定经历了非凡的磨练,才能使那“短板”有所加长。可曾想过,人生何其短暂,当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弥补缺陷、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时,也耗费了过多的机会成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突破。
也许木桶原理过于循规蹈矩,为了那困难的“一分进步”,让我们失去了在另一领域获得满分的机会。这个时候,我想我们可以尝试“斜桶原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第一。
把木桶斜放,让短板朝上,长坂朝下。顺着长出的“优点”,水的容量依旧可以达到预期值。
http://s8/middle/6701c22ax957f9b8f83a7&690
作者吴淡如在文中写道,他没有选择让儿子来继承自己未来的家业,而是鼓励儿子向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漫画设计。很多人问起他儿子未来的发展前途,他说:“也许赚不到钱,但会赚到他自己的人生。”
我想是的,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一定对某些事物有着特殊的好奇心,哪怕一些微小的客观现象、对文字的敏感和认知、对风景的强烈痴迷……然而往往更多时候,好奇心的追逐会由于各种原因戛然而止——“你不会成为科学家、作家或者摄影师的,那么就不要在这上面多花心思,好好学习吧,以后能挣大钱。”
其实不然,每个人潜在的“擅长”往往会包含在那强烈的好奇心里。也许今天我只能知道人类的胚胎繁殖过程,但持之以恒地调查研究,不能否认你也有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可能;也许今天我只能书写只言片语的段落,但一如既往的坚持书写内心深处的点滴感悟,出书发表的梦想也不是遥不可及;也许今天我只能用肉眼欣赏眼前的美丽画片,然而时常抓拍、并精益求精的设计每一张构图,相信有朝一日也能在摄影协会上看到你的身影……
也许这些,一开始都赚不到大钱。
但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发挥自己最透彻的潜力。那些,都始于我们最初的好奇心。一旦好奇心淡弱了,你的擅长也就无从考究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父辈会出于利益的考究,没有出路的事情往往不给孩子给予过多的投资,哪怕写字作画——“未来靠这个挣钱太不靠谱”,很多家长会这样认为。成为白领、高层才是他们给予孩子最大的希望,那些小打小闹的特长都只是兴趣培养而已。因此,很多强烈的好奇心就中途夭折了。
我欣赏吴淡如的看法——“上一代人永远想不到下一代人的发展。”你不能强加自己的愿望让下一代人去帮你实现,那样于人于己都不公平。尽自己最大能力支持孩子们的“擅长”,哪怕赚不到钱,但一样“行行出状元。”
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程,不要心浮气燥,盲目羡慕,刻意效仿。往往那些,都不适合你。
你可知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事,也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