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随笔
| 分类: 素年锦时 |
那天,我清楚地记得是今年10月的最后一天,我翻看了曾经写下的一些东西,随笔、日记、作文、剪影....看见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字,不禁内心一阵酸楚。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浪打心头,想起曾经的很多,禁不住冲动。昏暗的台灯下,我用手机拍了照片。于是,几乎不理智地给初中语文老师发了短信,才看表——夜里2点多了。罪过,估计我的行为吓坏了睡梦中的她吧。可是,她说,“看见你发来的你们初一时的那张照片,让我想起了很多。”
我到底还是眼睛红了,来我们都是这样。
以为忘记了,却不曾发现它一直在,在内心的最深处,温暖而静默的守候在那里。
那些曾经的过往,历历在目。我,想念你们。
http://s13/middle/6701c22ax94136d67f7bc&690
那个时候还很小,刚上初中。稚嫩的表情,却很单纯。
照片上的我们,如今天各一方。有的上了清华,有的毕业工作,有的专升本,有的在经商从业,有的成了国家二级运动员,也有的不慎误入歧途......无论怎样,此刻。我都深深地、深深地,想念你们。想念那些一同走过的斑驳岁月。
http://s1/middle/6701c22ax7535264d9890&690
“希望我能考上令自己满意的高中。”想起那时的压力还真大,是呀,我也终于考上了二中,一个所谓的省级示范性高中。虽然比不上师大附中、兰大附中,但因为那时候玩的不亦乐乎,几乎不学数学——学不好,就放弃了。能考上二中,妈说:“简直是个奇迹。”呵呵
那时初三,十六岁。疯狂地喜欢写随笔,尽管写得一团糟,但还是喜欢写,独抒性灵的感觉。感谢初中的语文老师,培养我写随笔的习惯,如今一直保持。每一个文字,都在见证我的成长。你想呀,那个时候你写得再不好的文字也有人“欣赏”,和你交流,鼓励你,帮助你写得更好。那种知遇的恩情,一生难忘。
http://s12/middle/6701c22ax75352650a0cb&690
原来那个时候就这么喜欢写字,不停地写,不停地写。而且胡写,随便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按老师的要求写作业内容。然后交给语文老师批改。哈哈,年少轻狂呀。
——“忙的都忘记该写什么了吧?”
http://s6/middle/6701c22ax75352653a2a5&690
初三时的随笔,还有老师给的批注,红色的字迹依旧鲜艳。这么多年来一直好好地保存,舍不得丢掉,攒了好几本。那时候写得真浅显,但又觉得写得比现在好。字迹也工整,还是个孩子。
“情真意切。”
http://s2/middle/6701c22ax753526553e21&690
翻看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惊奇,很多观点和想法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过,竟然还写出来过。就是这书面,如此多的“补丁”,哈哈。也幸亏有这补丁,让我记得童年时候曾经有过“修正带”这么一个学习用品。
是的是的,是我写的。一阵清醒后,我依然告诉自己,“不要吝啬自己的友爱。”
这句话,到现在我还记得出处,是在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我曾拿着同学录让那个长得很漂亮的数学老师给我写留言,她留给我了这句话。而那时还小,不太明白。长大后,慢慢懂得,并且一直牢记在心。很美的话语,教会我更好、更友善的和他人相处,尽管我还是做得不好。一直会努力,去做的更好。
http://s11/middle/6701c22ax7535265845ea&690
呀,小姑娘,难道那时你就知道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了么?尽管现在还没弄懂爱情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值得欣慰,竟然曾经探索过它的本质。哈哈哈~~~
http://s13/middle/6701c22ax7535265e650c&690
“人间真爱”,多数人仰望,少数人珍藏。也有人,拥有。
我见过那样的女子,平和,再平和。然后还告诉我们,“人呀,一定要平和。心态能够决定一切,包括你的幸福感,一并都需要平和。”她教我们金融中介学。一个能够放弃银行高级管理层职位、舍弃高额工资薪金,来到一所不算太差却又不怎么出名的大学当讲师的人,你能想象,她有多平和么。让我想起——“艳不求名”这个词,她担当得起。
“因为长期在建行工作,尽管报酬很高,但让我感觉任何人之间太难相处,因为都涉及利益,尔虞我诈。不喜欢这样,担心自己会变成那样的人,所以我就来当老师了。”她说。
其实从小,我更喜欢平视他人,很少俯视或者仰视,既不贬低也不崇尚。但如果真的去仰视一个人,那么她一定是走进了我的心里,带给我内心的震撼和感动。是的是的,是那种,幸福感。
我个人是相信缘分的,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即便自己也曾为此而肝肠寸断,不能原谅那些背信弃义。
唉,有什么意义呢,缘分都是天意,能和什么人走多近,都是缘分。丢了,就是缘分尽了。后来慢慢平和了许多,我也信了。就像那句话所说,“失了缘分的人,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是不太容易碰到的。”不强求了,有就有了,没有就没有了。是你的,一定就是你的,早早晚晚都会来,你要等。友情、爱情都是这样,不含糊。
http://s8/middle/6701c22ax753526647607&690
但这是实话,我们在怨天忧人的同时,真的应该考虑去怎样发掘新的、客观存在的事物。让心灵更纯净,更饱满。
http://s5/middle/6701c22ax753526677ad4&690
看到这个让我心惊了一下,因为想到高中的一位同学。写这篇作文的立意到现在还记得——通过一篇习作来描写人物,通过描写能够够使读者辨认被描写的人物是谁,可以是你的同学,也可以是名人。但文中不能提及姓名。
我写了她,仅仅一句话,“既然来了就要坚持。”
那是在军训的时候轮到我俩做值日,我劝她偷懒不要那么勤快地扫地拖地的时候,她跟我说的一句话。震撼,当时是,现在仍然是。那个美丽的姑娘,慕悦蓉。
自此,我愿意坚持,并且持之以恒的去做那些不愿意做的事,包括我所选择的专业方向。对于我这样一个数学学得不好的人来讲,学金融学相当吃力,理所当然不是很喜欢。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跪着也要走完。能够坚持做完一件事,容易。做好一件事,难。而我,更想学好现在的专业,因为一直“坚持”,让我渐渐地喜欢了你——金融学。
http://s8/middle/6701c22ax7535266918e7&690
上高中的时候老师不再要求每周写随笔了。心里空烙烙的,感觉就是…对,别无居处。心里莫大的荒凉。但就是在那青涩的十七岁,我继续写,漫无目的地写,乱七八糟地谈天说地。主动找新任语文恳请她帮我看随笔,后来因为交的次数多了,她说,“那你每周交一篇给我吧。”欣喜!
字迹比初中略显好看,内容也稍有进步。
http://s16/middle/6701c22ax7535266da41f&690
总喜欢写议论文形式的体裁,对于记叙文总写不好,所以早早的没有了写小说的天赋,罪过。
后来由于应试教育的要求,为了考试得到高分不得不加进“叙事”的部分,于是终于有了进步,得到老师的好评。但进步很缓慢,感觉怎么描写,“叙事”总是平淡,跟不上“议论”的步伐。
“单薄了”,说自己怪异,一点不假。因为我竟然喜欢这三个字,喜欢那薄凉的东西,从那时就喜欢。
后来看小禅姐的文字,这个“薄凉”依此竟也多次出现在她唯美的书册里。让我深深地喜爱这个女子,感觉我很像她,虽然我远远比不上她的才华,但就是欣赏,喜欢,一见倾心。不仅仅是她的文笔,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特质,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个奇女子呀!在我17岁时就曾感慨过,呵呵。
http://s8/middle/6701c22ax75352673cb27&690
“舍得”的确是个很好的词。连您都认同,我还能说什么呢。呵呵。
知道自己是个固执的孩子,很多时候就难放弃什么。但换个角度去想,放弃又何曾不是一件好事?
倘若放弃了浮华,就获得了宁静;放弃了虚荣,就获得了真实;放弃了伪善,就获得了真诚。想来,生活的残酷不就在让我们放弃某种东西么?
若果一意孤行,那生命该有多么黯淡,一味地追寻那虚无缥缈的东西,却总也得不到......
连朴树都说过《傻子才悲伤》呢!毕竟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否则我们已经死过很多回了。
写这篇随笔的时候,在读高一,那是冬天,外面下了小雪。像我。
http://s4/middle/6701c22ax941441c81983&690
虽然在文字的领域我一直没有什么成就,仅仅是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而我的读者,也只有她俩——初中、高中两位语文老师。但就是那样,已让我如此地欢心。是那些文字,无声地记录着我来时的路,以及那一路上盛开的风景。过尽千帆,依旧心存感激,良好的习惯若是从小养成,它会终身受益。写随笔,就是。
坦白地讲,我很平庸,平庸到丢到人群里立刻就会被淹没的极点。现在是这样,以后也许还会这样。然而,对梦想的追逐从未改变。不因为,没有观众就停止演出、没有读者就不再继续写字。迷恋她的随笔,因为我也一直在写,懂得随笔里的每一个字都来自内心的感触、对生活的热爱,真切而生动,不加渲染。钟爱。
你看那时,我的字写得多丑呀。可是,我从不嫌弃它,因为那些,都是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人们常常去怀念那些过去的事情,不是因为它有多美好,只是因为它再也回不去了。
有时在想,我是一个如此“感性”的人,容易冲动。在学经济学的时候老师还特意强调经济学的前提就是“理性人”假设,抛开了这个层面,很多经济问题都不能被研究,都不能被发现和运用。因为不理性,哪来的规律可循呢。
然而我却未曾改变,依旧我行我素,感性的要命。这样的特立独行对于我研究的专业来讲固然不好,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谁叫我是如此的钟爱它。既然喜欢就要敢于尝试把它做好,保持,不放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