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2022-07-27 09:07:14)
退休之后,或是已经没有金钱的压力之后,想干什么呢?
昨天晚上,陪女儿出门玩耍的时候,与先生聊到了这个话题。他说,还是工作吧,他喜欢松弛有度,完全放松也会感觉无聊。之前聊到中了大奖后有啥规划,他也是这么说的。
反问我自己,如果没有物质生活的压力,我要如何生活呢?
旅行吧,我喜欢山水,也喜欢文艺,喜欢一切美好的,有历史的东西。一边看,一边思考,一边记录,这应该是我想要的生活吧。应该说,是我现在憧憬的生活,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也许我的想法又会改变。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估计每个人面对这个问题都会凝噎片刻,然后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吧。现代人工作占据了生活的绝大半,日常在意的,无外乎工作、收入、房产、身材、、容貌、孩子教育等等。
想想如果与一个现代人聊天,剔除这些那也无从开口了吧。因为,你完美避开了他想要了解的所有问题,而现在媒体可以博人眼球的,也无外乎这些。但这些东西是一个自然人需要的吗?或者说一只猴子需要的吗?这些对人类社会,对社会进步有意义吗?可以从这些方面取得成就流芳百世吗?
好像都不是,不可以,人类社会真正能影响人的无外乎精神,一个普通人更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精神与精神的碰撞。
最近在看《傅雷家书》,一篇一篇,每一个字我都不想错过,文章中出了父亲对游子的爱,那份舐犊情深,更让我看到的是父亲事无巨细的指点分析,以及父子之间的思想碰撞。
更看出傅雷这些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思想光辉,他们爱民族,也忧民族,一切出发点只是为了为民族做贡献。他们肯定中华民族的精神,丝毫没有现代一些人崇洋媚外的思想,反而教育孩子祖国精神的可贵。
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们时时都会审视自己,于国家有何意义,并为之努力。之前读陈寅恪的故事,也读出了这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当然更早的比如苏式、王安石、辛弃疾这些中国古代人也是如此,而只有拥有这份可贵的精神,才会被一代代流传下来,它们汇聚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源远流长。
反观自己,有没有将这样的使命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可以学习?成年人只筛选不教育,要去靠近我想成为的人、敬佩的人、有精神内核的人,这是我该思考和探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