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想。
(2022-07-05 16:42:13)
近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其中第七十八条在“临终决定权”上做出了大胆突破,规定如果病人立了预嘱“不要做无谓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深圳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生前预嘱立法的地区。
我看到一则与此相关的故事,一位很有学识的阿姨,在她第二次因为癌症住进医院时选择了安宁病房,她希望安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照片上,她像孩子一般蜷缩在一米多宽的病床上,凌乱的头发,肥大的病号服,无法起身无法抬头,这是任何一个被病痛折磨的病人模样,谁能看得出来,她曾是一位国家干部,拥有文化和学识的女人。
老人的状态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我感觉那就是我自己,未来的某一刻,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日子,我也会像那样蜷缩着吧。当然,也许比那还要痛苦。只是,可以确定的是,生命终结的日子正一步步像我,向我们每个人走来。
要以什么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呢?
我时常思考这个问题。
带女儿去医院的时候,看见躺在急救担架上的老人,被家人搀扶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看着这些生活已无法自理的老人,我在努力想象着他们的心情,他们的诉求,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心态……是否会对这个世界充满留恋而拼命挣扎呢?
或许因为我对世界充满了希望,并依旧有热烈的期盼吧。如同古代的皇帝一般,因为对权利的留恋于是苦苦寻觅长生之道。
然后,最终谁不是历史的尘埃?谁不是风中的云烟?谁不是脚下的泥土?
佛曰,众生都平等,是啊,每个人的终点都是平等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