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是流通手段最完善的形式
(2018-04-01 14:22:42)
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一定会产生货币,一定量的货币代表一定量的劳动时间,商品交换实质上是等量劳动时间的交换,只是由于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由货币代表劳动时间,使我们忽视了这一点。
可见,先有商品后有货币,而一旦货币出现,又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到限制的作用,到了交换非有货币参与的阶段,一旦货币短缺,则商品流通就会停滞。
如何解决货币短缺的问题呢?或者说,商品生产和流通是否一定需要货币的参与呢?
只要明确这一点,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代表一定的劳动时间,它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或者说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计算,只是起到计算货币的作用,那么,流通中的货币,就可以用纸币来代替。条件就是,必须明确纸币代表的劳动时间量。
为什么货币材料最终必然是金银呢?除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能与货币的要求一致以外,金的采集效率一直都很低,在较长的年代里并无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一定的金量所代表的价值量比较恒定,尽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每种商品的价值都会越来越低,可是金的价值降低程度相对较小。这意味着,最理想的流通手段所代表价值量应该固定不变,由于纸币代表的价值和纸币发行量成反比,一旦发行量固定不变,则纸币代表的价值就固定不变,所以,发行量受控制的纸币是流通手段最完善的形式。
如果1元纸币代表1小时,1角钱就代表6分钟,1分钱代表36秒,只要同时知道总商品包含的劳动时间和纸币的流通速度,就知道应发行多少纸币。
题:如果1元钱代表1小时,纸币流通速度为10次/天,每天流通的商品的总价值量为5百万小时,试问。每天的纸币量应为多少?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