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平衡的市场价值
(2014-06-12 08:19:18)
标签:
股票 |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必要”的意思就是要达到供求平衡,如果供应量超过了需求量,其中的一部分供给就是不必要的。
现在我们讨论人们每日必须消费的某种商品,例如粮食,对于某一个封闭市场来说,可以假定人口数量基本不变,那么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必然近似一个定值,再假定粮食的供应正好与需求相等,则粮价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如果粮食的供应与需求相等,那么它的市场价格就会等于市场价值,可是根据种粮农的生产条件,可大致分为优粮农,中粮农,劣粮农,同一单位重量的粮食,三种粮农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必不相同,优粮农的产品的价值最小,劣粮农的产品的价值最大,中粮农的居中。现在我们要分析,市场价值由那种粮农的价值决定。
市场价值的确定,取决于三种粮农的产品量在市场上的份额,如果粮食的很大部分由中粮农提供,市场价值就由中粮农的价值决定。如果粮食的很大部分由劣粮农提供,则市场价格由劣粮农的价值决定,同理,如果粮食主要由优粮农提供,则市场价值由优粮农的价值决定。
但是对于每一等级的粮农来说,劳动条件又有差别,既有贫农,也有下中农,他们出产的粮食的个别价值也必然不同,。同理,在优粮农中,也有富农和租地农场主之分,他们出产的粮食的个别价值也不相同。因此,即使市场价值由某一等级粮农的价值决定,也仍然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既然前提是粮食供求平衡,那么可以断定。粮食的市场价格即使上涨,也不会达到条件最差的粮农,即贫农的粮食的个别价值,即使下跌,也不会跌到租地农场主的粮食的个别价值。因为在这里,每个等级的粮农的产品都是市场必须的,也就是社会必要的产品,因此市场会把所有的粮食价值予以平均,产生一个市场价值,既然市场价值是一个平均值,它就必然落在生产条件最劣和最优的粮食的个别价值之间,市场价值究竟为多少,取决于各种条件产的粮食,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注:该文的理解,对后来的地租理论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