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2014-06-06 01:57:15)
标签:
股票 |
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的价值,如果用数学语言表达,我们就可以得到价格的公式:
价格 =
如果生产一吨铁所花费的平均劳动时间为3个工作日,生产1盎司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为1个工作日,那么1吨铁的价格为 3盎司。
由此看来,影响价格的因素有两个,一种是商品本身的价值,另一种是货币的价值。
无论商品还是货币,它们的价值都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而劳动又是处于流通领之外的过程,和流通货币量没有关系。因此,价格和现实的货币量没有关系,这也是我们在分析价值尺度时所得到的结论。
既然价值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么价值的变化就只能是因为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发生变化。
货币的价值变化也同样如此,如果采金技术发生了普遍的变化,那么生产同样的金量,就会需要比以往更多或者更少的劳动时间,货币的价值也因此发生变化。
既然价格由商品和货币的价值决定,而商品和货币的价值又随着各自的劳动生产力的水平变化而变化,这两种生产力变化的程度与方向又往往不一致,于是,我们就会得到价格变化的多种组合。举例如下:
1,
2,
商品价格的变化量和货币价值变化量成反比。
3,
4,
但是有一种组合具有现实意义,所以这里要单独分析。
政治经济学里有一条定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所有产品包含的劳动时间都在减小,因而所有商品都会贬值。该定律也适用于货币。
但是由于金生产与商品生产的技术条件不同,货币的贬值幅度往往落后于商品的贬值幅度,按照这个趋势,商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低,这是必然得出的推论。
可是现实生活中,商品价格上涨确实普遍现象,为什么会和上面的推论相反呢?
因为在当今社会里,纸币代替了货币,我们以前介绍过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的越多,它就越贬值。因此现今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纸币贬值的速度超过了商品贬值的速度。更详细地说,虽然商品贬值幅度超过货币贬值幅度,可是纸币贬值幅度又超过了商品的贬值幅度,所以分明是价格下降的事实,却表现为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