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货币的内在矛盾

(2014-06-01 07:55:31)

由于货币可与一切现实财富交换,因此货币成了财富的象征,积累财富最简洁的方法就是积累货币。

我们说过,只有存在现实财富的时候,积累货币才有意义。因为单从货币材料来看,它几乎没有使用价值,既不能充当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也不能充当生活资料。它最有效的使用价值,就是能和现实财富交换。因此,货币象征财富要以现实财富的存在为前提。

假设某一社会拥有大量财富,其中某人积累了巨额货币,那么他是否是富人呢?

如果他只是积累货币而不花销,那么他就是潜在的富人和现实的穷人,因为富有的具体表现是对现实财富的消费,假如他不消费,那么他的生活就和穷人一样拮据,或者不如说,他因为积累货币而成为穷人,文学作品中的守财奴就是广为人知的例子。

如果他花销货币以便享受,那么他是正在变穷的富人,即现实的富人和未来的穷人,因为他的货币额越来越少,可购买的财富也就越来越少。

货币是凝固的财富,商品是流动的财富,财富不能在这两种形式上双重的存在,处在货币形式的时候,它不能被直接消费,处在商品形式时,它很快就会消失,货币就是这样一种矛盾体:它象征财富,可是自身又算不上财富。反过来,因为它几乎不是财富,所以才成为财富的象征。

作为金属材料的黄金,它的使用价值是有限的,可是因为成为货币的材料,它可以转化为任意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我们拥有货币的时候,必然面临一个疑问:我们是富还是穷?

由此可见,货币本身就存在两种使用价值产生的矛盾,在它成为财富的象征的时候,它的自然属性告诉我们,它并不是财富。

只有到货币回归它本身的属性,即只发挥它作为金属材料的作用时,这种矛盾才会消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