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商品的讨论

(2014-04-02 00:33:41)
  商品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价值,因此商品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并且这两种价值相互矛盾。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总是某种具体劳动的产物,例如布匹就是纺织劳动的结果,衬衣是裁缝劳动的结果,采用什么样的具体劳动,完全是劳动者自己的决定,因此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私人劳动,劳动者之间并无联系。
   可是作为交换价值,它们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的产物,从这一点来说,所有商品的本质都是相同的,所以它们可以通过交换彼此发生联系,商品的相互交换表达出了它们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生产商品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由于都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所以不同商品彼此相等,可以交换。
   因此商品价值的二重性,反应了商品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统一体。作为商品生产者来说,产品属于他个人,可是产品既然是当作商品生产,那就必然最终不属于他自己,他必须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也就是说,他必须证明,他的私人劳动同时也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如果他的劳动的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那他也不能从社会劳动的产品中取回他需要的产品.
   产品生产者如何证明他的私人劳动是社会劳动呢?他必须把产品换成货币,因为货币是交换价值的直接体现,交换价值本身作为劳动时间是无法被感官认识的,可由于它是通过相对价值被表现,所以最后就固化在金银等贵金属上,即是说,劳动时间和一定的金量划上等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间的长短是通过钟表指针的转动角度来表达,在经济活动中,劳动时间通过金量得多少来表现,其原理相同。
   一定的劳动时间通过一定的金量来表达,这意味着作为具体劳动的采金劳动,已经升华为抽象劳动的直接体现。因此采金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象征,各种商品向货币的转化,无非是证明,生产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都可以抽象为采金劳动,从而也是社会劳动。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可是对它的生产者并没有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生产者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才生产商品,因此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目的不是获得使用价值,而是获得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现在又固化在金银上,所以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货币,为了这个目的他不得不为社会生产使用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对货币的讨论
后一篇:货币的特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